北京一零一中黨委書記、校長熊永昌: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31 08:32:17
來源:新華網

北京一零一中黨委書記、校長熊永昌: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字體:

新華網北京12月31日電 日前,第十四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以“匯聚強大動能 建設教育強國”為主題。基礎教育分論壇首場圓桌對話環節由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內容總監商亮主持,對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原一級巡視員李迅、北京市豐臺區教委主任楊曉輝、天津市和平區教育局長明建平、北京一零一中黨委書記、校長熊永昌,四位嘉賓圍繞人才培養、師資培訓、涵養科學精神等話題展開討論,分享各自的觀點。

針對創新人才培養問題,熊永昌認為,創新人才培養是一個係統工程,大學、中學、小學各教育階段所承擔的創新人才培養任務不盡相同,但也不是彼此孤立的,需要打破各學段間的壁壘,形成對創新人才發現、保護、培養、激勵的完善機制,形成大中小一體化的創新人才貫通培養體係。中小學擔負著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重任,學校要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實行動態化、個性化的貫通培養方案,將大學、中學、小學三個階段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評價方案有機銜接,為學有余力的優秀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為具備創新人才特質的學生提供成長的沃土。他舉例,自己作為數學學科的教師發現,有的初二學生語文不一定能達到初二學生的平均水準,但數學已達到高二學生的平均水準。對這樣有明顯學科優勢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培養非常有必要,助力其優勢學科得到更好的培養與發展。其次,要轉變公平優質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對立的觀念。班級授課制按學生年齡來分級分班,教師按中等程度來授課,能力相對較強和較弱的學生相應會存在吃不飽、跟不上的問題。大家普遍認為,對後進學生的幫扶是教育公平,對拔尖學生的特殊教育是不公平,而實際上拔尖創新人才則容易被忽略。熊永昌表示,每個學生都具備創新潛能、都需要創新素養、都可能成為創新人才。他們需要特色的、與之相呼應的教育資源來支撐。具備拔尖創新潛力的學生不是通過試卷或者學科來發現,而需要學校開設課程和項目讓學生體驗,從項目運作、活動參與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學生在某方面具備的潛力。他指出,近年來,一零一中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不斷探索和實踐,為具備拔尖創新人才特質的學生提供成長沃土。這不僅回答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命題,也為教育強國貢獻一零一智慧和力量。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也是地方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性資源。針對“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話題,熊永昌表示,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首先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樹立“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在學校管理上,應採取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等多種措施。他表示,北京市海澱區歷來重視教育事業,每年投入力度大,為促進各學校發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礎。一零一中在機制和平臺上為教師提供了完善的成長環境,大力營造“走進一零一,幸福一生”的生態環境。學校每年通過“青藍工程”師徒結對,以老帶新、傳幫帶的方式,給每位新教師配備經驗豐富的優秀老教師作為教育教學師傅,為新老教師搭建共同成長的平臺,讓優秀教師的能力素養和才華成為助推學生成長的資源庫。

基礎教育階段是“孵化”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素質的決定性階段,中小學校的科學教育品質對培養學生科學素質至關重要。熊永昌表示,科學教育的本質是科學素養的培養,其中科學思維是核心。這需要將科學教育作為重要陣地,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深刻性、邏輯性、嚴謹性。目前,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為北京市初中階段學生科學素養的習得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和機會,學校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拓展思維、大膽實踐,助學生突破學科邊界、在真實情景中提升知識和實踐的創新能力。中學開展科學教育,一方面可以借助自然科學課程內的教學內容開展,比如物理、化學、生物等;另一方面可以將不同學科間的教學內容整合,比如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等學科內容整合,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將自然科學與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等人文內容整合,更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升華科學教育的價值導向功能。

面對“建設教育強國,基教何為”的時代之問,熊永昌表示,學校是推動教育建設的重要主體,應該深入推進育人方式的轉變與創新,助力每一個學生獲得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