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7月28日電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産教融合發展中心主任陳建科做客新華網訪談間,圍繞學院的科技金融MBA項目及其課程設置等情況進行了介紹。
Q1: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的契機是什麼?學院在辦學和發展規劃方面有哪些突破?
陳建科: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為響應國家發展戰略,緊抓科技創新這個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上海交通大學對科創相關的主題進行了深度調研。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成立了中銀科技金融學院。
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主張科技和金融雙向賦能,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致力於打造4個平台:
人才培養平台:目前主要由現有的科技金融MBA項目和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個技術轉移碩士項目,以及金融碩士MF(科創金融)組成。
交叉科研平台:以交大安泰經管學院的商科與金融學科,以及上海交大強大的工科與醫科做為支撐。
成果轉化及産學研平台:學院和徐匯區等多地政府及多個産業基金會合作,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其中去進行深度交流。
高端智庫平台:為國家科創體系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Q2:學院的科技金融MBA項目的定位和培養目標是什麼,適合哪些考生報考?
陳建科:科技金融MBA項目是科技金融學院的旗艦項目,這個項目致力於培養既懂科技又懂産業的未來金融領袖。學院希望來自科技科創相關領域的企業家或中高層以及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可以加入其中。
科技企業發展日新月異,成長速度非常快,技術迭代也非常快,特別需要金融支撐。金融行業的本質是投資融資,也需要懂得未來産業科技發展的趨勢,只有真正深度了解這些産業和科技發展趨勢,才能在懂和通的基礎上進行投資。
學院希望加入該項目的學生們,在跟隨老師學習之餘,彼此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能夠更有助於各自的職業發展。
Q3:學院“學科交叉、産教融合”的辦學理念,在科技金融MBA項目中是如何體現的?
陳建科:“學科交叉、産教融合”這8個字,在科技金融MBA項目的全流程中都有體現。我們項目的上課方式是雙導師制,例如我們的人力資源與領導力課程是由我校井潤田教授和宋志平教授共同授課;公司兼併收購與投資課程,是由陳亞民教授和張毅老師共同授課,我們總共四天的課程由上海交大的教授上兩天,行業老師上兩天,這樣的搭配方式可以把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這個模式能夠實現也得益於科技金融學院強大的多元化的師資隊伍。學院師資力量共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由安泰經管學院的管理以及金融相關的師資構成;第二部分由上海交大工科和醫科的師資構成;第三部分由行業內擁有豐富從業經驗的資深人員構成。
借由此豐富的師資資源,科技金融MBA項目實現了學科交叉和産教融合。
Q4:請您介紹下科技金融MBA項目新版課程體系的相關特色?具體設置了哪些實踐類課程?
陳建科:我們經過對兩屆學生培養過程的觀察和調研,在今年4月份重新調整了課程體系,以便能更好地體現學科交叉和産教融合。
新調整後的課程體系可以用“1+3+2”來形容。
“1”是最核心部分,也是MBA項目最核心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工商管理相關知識內容,有10門左右必上的課程。
“3”體現科技金融特色,有三個主要模塊:金融、科技、産業,課程設置裏包含大量金融投資、融資、數字化轉型等相關課程知識。
“2”體現産教融合特色和終身學習相關內容。産教融合的課程不限於理論方面,也包括實踐系列,用來豐富學生的行知。同時,課程體系中也包括讓學生走出國門、走出上海,去參與國內創新、全球創新的相關內容。
科技、金融、産業更新迭代迅速,我們也會將科技金融特色的課程開放給所有校友,讓大家可以進行終身學習,便於大家的職業發展,實現大家的職業夢想。
實踐課程是科技金融MBA項目的一個重要特色,也是産教融合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實踐項目裏,會給學生們分配行業導師,帶領大家去做調查,深入了解行業、企業。項目也會提供創新訓練營相關課程,帶領大家走進國內頂尖孵化器,也會走訪一些不同的科技園,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去了解行業。
Q5:在招生政策及面試方式等方面有哪些想重點提示學生?
陳建科:首先,非常歡迎全國學生報考、申請科技金融MBA項目。學院採用的招生方式是提前面試,我們希望招收具有潛力,在未來可能成為商界領袖的學生。選拔途徑共有兩種:筆試和面試,考生在通過提前面試收到預錄取結果後,筆試只需達到國家線即可獲得擬錄取資格。
歡迎對科技金融MBA項目感興趣的學生報考,申請面試可在上海交大的MBA官方網站進行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