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增收入擴消費之源。16日,由新華網與58同城共同主辦的2023高質量就業與發展論壇在雲端舉辦。來自人社部、教育部、各高校及企業的數十位專家學者齊聚論壇交流經驗,分享智慧,為促進高質量就業發展出謀劃策。
促進就業,媒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記錄者,也是參與者。新華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健在致辭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事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他提出,新華網作為主流媒體,將從三個方面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首先,履行媒體職責,提高政治站位,通過促就業服務高質量發展。其次,體現媒體擔當,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助力高質量就業。最後,發揮媒體優勢,匯聚社會力量,全面支撐畢業生就業創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一級巡視員尹建堃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就業工作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他提出,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通過六個“着力”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一是着力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二是着力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三是着力抓好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四是着力促進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五是着力優化就業服務培訓,六是着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在致辭中&&,教育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具體體現在:一是將以更大力度開拓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二是優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三是建設高質量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四是完善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他強調,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需要發揮政府、高校、企業等各方資源的合力作用,他倡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希望高校用心用情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並鼓勵畢業生同學堅定信心、主動求職、積極就業。
58同城CEO姚勁波在致辭中&&,58同城始終不遺餘力,助力招聘方和求職者的高效匹配。同時,58同城通過發起助殘就業項目“創翼計劃”,並與新華網共同推出“新華英才大學生就業服務雲&&”等一系列實踐、舉措,推動勞動者充分就業、技能人才穩就業、多渠道促靈活就業,踐行促進高校畢業生、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的重要使命。
在助力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實踐方面,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原黨委書記王路江介紹,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與新華網聯合共建並共同培育了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服務基地”和“大學生實習實踐就業服務基地”,面向全國高校、企業切實開展“雙基地”建設活動,通過整合高校、社會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多方面資源,暢通人才供給側和需求側對接渠道,促進大學生就業、實習、實踐等環節的銜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職業素養、職業生涯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針對就業市場的短期波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認為,伴隨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特別是消費需求擴大政策落實等,相信就業形勢將逐步好轉。他強調,從長期來看,我們更應該關注人口變化、新技術革命等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從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角度提供對策。
畢業生就業一直是社會關注的,58同城招聘研究院執行院長、人力資源事業群解決方案中心總監何楨根據58同城、中華英才網的招聘大數據及對2022年就業市場的觀察,對近兩年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和趨勢進行了全面分析,並&&加強大學生的職業能力培訓,引導大學生樹立更加清晰的擇業觀、做好職業規劃,對於提升應屆生的企業正確認知、促進大學生有效就業尤為重要。對於吸納就業的主要力量之一的生活性服務業,他提到,以外賣、同城配送為代表的&&經濟帶來了騎手、送餐員、網約車司機等一系列新職業供給和新就業形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在服務業中發揮着關鍵作用,分擔着“穩就業”的重要社會職能。
促進高質量就業無論對於勞動者的個人成長、企業健康建設,還是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都意義重大。圓桌對話環節,北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人力資源服務京津冀區域協同地方標準辦公室副主任沈志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尹純,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王文鋼,京東集團僱主品牌負責人王盛通,元氣森林集團人力資源高級總監石磊圍繞“着力提升就業質量 促進産才協同發展”主題發表了各自觀點。
在“中國就業力”年度案例分享環節,安能物流全國招聘渠道負責人茅偉、中聯重科招聘經理兼僱主品牌負責人楊茜玉、益豐大藥房全國管理機構全國招聘負責人陳樂豐、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青年就業處處長趙逸斌、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黨委專職副書記趙長生、京東物流教育就業負責人杜濤分別從僱主、城市、就業生態等角度分享了各自在穩就業促就業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優秀實踐經驗。
論壇上還發布了2022“中國就業力”“新”選好僱主年度品牌陣營,涵蓋了金融、零售、餐飲、互聯網、建築業、製造業、新能源、物流配送、廣告傳媒等各個行業的優秀品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