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新華網教育論壇聚焦建設高品質基礎教育 探索奠基教育強國之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2/21 14:22:37
來源:新華網

第十三屆新華網教育論壇聚焦建設高品質基礎教育 探索奠基教育強國之路

字體: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也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20日-21日,以“推動高品質發展·建設教育強國”為主題的“第十三屆新華網教育論壇”雲端舉辦,本次活動由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三個場次構成。在20日下午舉辦的基礎教育場次,與會嘉賓圍繞黨的二十大對基礎教育做出的戰略部署,聚焦高品質基礎教育,共同探索奠基教育強國之路。

  新華網總裁申江嬰表示,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係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新華網始終關注中國教育發展,發揮自身作用,致力于展現中國向著更加公平更高品質的教育一步步邁進的堅定步伐。“新華網將持續為深化教育改革、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援,以更負責任的態度肩負使命,書寫媒體擔當。”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朱之文表示,聚焦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要深入做好人才培養各環節工作:“堅持以課程教學改革為核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新課程標準在學校教育教學中落地落實;“堅持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堅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加快中國特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堅持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關鍵”,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部分地方過度重視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個性、興趣、好奇心、創造力的培養。”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在致辭中表示,基礎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國民素質教育,其根本宗旨是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打下扎實基礎,為全體適齡兒童少年終身學習和參與社會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在主題演講環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分別發言。

  呂玉剛在演講中表示,面對新時代新征程,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要努力實現“兩大目標”,突出做好五方面工作:第一個目標是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係基本建立,第二個目標是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五方面工作包括:聚焦育人根本問題,著力強化培根鑄魂立德;聚焦支撐人才戰略,著力培育學生創新素養;聚焦實現更高品質,著力提升教育教學效能;聚焦促進更加公平,著力推進優質均衡普惠;聚焦優化治理體係,著力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任友群説,“教師是幫助學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關鍵人物,要大力推進高品質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引導青少年將奮鬥作為青春最靚麗的底色,讓他們真正成長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主力軍。”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塑造信念堅定、品格高尚的“引路人”:要推進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係建設,培養素質過硬、本領高強的“築夢人”;要推進基礎教育師資均衡配置,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排頭兵”;要推動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再上高度,吸引投身教育事業的“後備軍”。

  李永智在題為《數字教育的戰略構想和實踐探索》的演講中,介紹了上海市在教育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過程中的一些經驗。他表示,“教育規律是教育數字化轉型必須遵守的第一規律。”李永智強調,在整個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教育的推進過程中,都要堅持以育人為本,將它作為校正教育數字化轉型方向的標桿。因為“盲目的實踐或者錯誤的方向,不僅損失資源,最主要是對于參與的師生來講,損失的將是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學習經歷。”

  圓桌討論環節由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內容總監商亮主持,六位嘉賓分為兩組,分別圍繞“築牢基礎教育根基·提升育人品質”和“在歷史新起點上築牢教師之基”兩個對話主題各抒己見。

  “育人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創新人才的特質和成長規律,明確各個學段培養側重點,了解創新人才共同特質,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去培養創新人才。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創新人才的發現和培養都很重要,需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學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太城學校校長周建華認為,教育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各階段育人目標、方式和理念都有區別,各階段之間要做好銜接,但這種銜接不是“提前教”,而是“從內容、方法、心理等多方面,讓孩子做好過渡和銜接。”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訾艷陽結合學校辦學特色,闡述了自己在育人路上的探索實踐。他認為,讓高學歷人才下沉到中小學從教,是“能否把創新人才培養出來的關鍵”,能夠推動教育高品質的發展。“要對教育事業有熱愛,關心孩子的發展進步,要意識到自身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和價值,要降低姿態,俯下身子。”訾艷陽表示,教師要成為學生的“陪伴者”和“啟發者”,要和孩子們一塊學,平等的去學,互相啟發著學,這樣師生才能夠共同進步。

  成都市第七中學校長易國棟認為,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學校的辦學理念緊密相關。因為“拔尖創新人才一定是重視實踐,重視探究,是從實驗室裏面,從研究課題裏走出來的。”他表示,“學校要讓學生了解科技前沿,甚至有機會親自去觸摸科技前沿;要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他們將‘興趣’變為‘志趣’,為未來從事相關研究打下基礎;要通過課程對學生進行路徑化的培養。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會對學生的成長,對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扎根基層、扎根西部從教的教師們,想要讓他們始終保持育人激情,在奉獻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天津市和平區教育局局長明建平表示,“要讓教師保持育人激情,不能光靠自覺,光靠覺悟,希望能夠建立一些相應的保障機制。”明建平認為需要為這些教師提供不同階段的職業規劃,讓他們的上升通道變得更通暢。明建平也建議,建立相應的“關懷機制”,讓老師在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辦學過程中遇到困難、遭遇瓶頸的時候,能夠有渠道獲得幫助。

  廣東省珠海市教育局局長習恩民表示,“大國良師”的涌現離不開多因素的作用。從制度角度,黨的領導為“大國良師”的涌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在發展基礎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教育事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並提供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在社會環境方面,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以上這些都有利于“大國良師”的産生。

  福建省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洪軍圍繞近兩年出現的“教資熱”進行了分析。他表示,“教資熱”逐年攀升,原因包括教師工作穩定,收入待遇有保障,社會地位日益提高等因素。洪軍介紹,近幾年,廈門通過公開招考、人才引進等辦法大力補充教師,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通過搭建招才引智平臺、把好招聘“入口關”、 建立教師考核考查制度、弘揚尊師重教風尚等一係列做法,為廈門市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兩場圓桌的間歇,新華網線上教育分公司總經理孟源分享了由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臺提供數據支撐的《2022年教育行業大數據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全網“教育”相關資訊發布與討論平臺集中于微博、微信和新聞網站,資訊佔比分別為33.03%、27.83%、23.1%,三大信源累計資訊量佔比超過80%。數據分析認為,今年教育工作主要聚焦在“職業教育”“教學創新”“教師標準”“教育實踐”等方面,行業各主體堅持在教育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主動求變、積極應變,抓住重大機遇,開創教育新局面。

  論壇過程中,電視劇《大考》演員陳寶國、王千源也分別線上發言。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