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中的科學家精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0/09 13:55:01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手稿中的科學家精神

字體:

  百余位中國科學家的150余件手稿展出 三分之二係首次公開

  “筆鑒丹心——手稿中的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日前在中國科技館開幕。展覽以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的入藏資料為依托,展示了100多位科學家的學習筆記、科研手跡、書信手稿等珍貴資料,其中有百余件手稿、照片是首次與社會公眾見面。本網記者 韓亞棟 攝

  最近,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筆鑒丹心——手稿中的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在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展覽以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的入藏資料為依托,展出了100多位科學家的150余件學習筆記、科研手跡、書信手稿等珍貴資料,其中有百余件手稿、照片是首次與社會公眾見面。

  新中國科技進步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強的奮鬥史。70多年來,面對外部技術封鎖和打壓,一代代中國科學家堅持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將現代科學與洗刷民族屈辱、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目標緊緊連在一起,著力攻克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前沿難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當前,科技創新成為大國博弈和爭奪主導權的前沿陣地,必須堅定科技自立自強信心決心,堅持主動作為和倒逼驅動相結合,全力做好科技創新這件關乎國運興衰的大事。

  “黨把我們當作國家主人,號召我們向現代化進軍……我們這些戰士還不奮力地戰鬥嗎”

  步入展廳,一頁微微泛黃的日記拉開了展覽序幕。

  日記的主人是中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奠基人竺可楨。“竺可楨一生寫下約1000萬字日記。在1956年1月21日這一天,他記錄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制訂前夕的珍貴片段。”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新人才研究所所長楊志宏告訴記者。

  1956年新年伊始,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懷仁堂聽取中國科學院各學部負責人報告。竺可楨代表生物學地學部進行了匯報,並就學科發展提出建議。在當天日記中,他感慨:“料不到人民政府看科學如此重要。”

  一周後,新中國第一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制訂工作正式開始。沿著規劃的方向,我國“向科學進軍”,開啟大踏步追趕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準的征程。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科技事業,倡導科學、尊重知識,在政治上信任科技人才,在工作上依靠科技人才,在生活上關懷科技人才。在黨的領導下,一代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借精湛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野,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為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綜合國力提升、中華民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展覽現場,兩頁印有“上海昆蟲研究所”紅字抬頭的紙張並排陳列。這是昆蟲學家尹文英的手稿。pagebreak

  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京召開,一大批老科學家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尹文英出席了這次大會。回到單位後,尹文英詳細回顧會議經過,認真整理出兩頁手稿。

  “黨把我們當作國家主人,號召我們向現代化進軍……我們這些戰士還不奮力地戰鬥嗎?”在手稿最後,尹文英有感而發,字跡鏗鏘:“新的長徵開始了!”

  展覽現場,記者看到一封核科學家王淦昌的手書信件。1979年,年逾古稀的王淦昌入黨,這封信寫于次年1月27日。他寫道,希望同志們能多多幫助他這個新黨員,為黨和人民做出應做的事。

  “王淦昌當時已達72歲高齡,他在申請入黨時説:我親身體會到,在帝國主義蹂躪下,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樣一個大的國家,沒有共産黨的堅強領導,要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是不可能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項目成員陳蕾介紹説。

  “我們不攻克這個難關死不瞑目,人家卡我們的脖子,我必須得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幾十年來,面對外部技術封鎖和打壓,中國人發展科技事業的信心與意志從未動搖。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再到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發展科技事業的堅定信心始終如一。

  1949年4月,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在捷克布拉格舉行。會議間隙,後來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的錢三強鋪開信紙,給當時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金屬研究所工作的葛庭燧寫信:“全國建設立即要開始,請有志者共同來參加這偉大工作。”

  同年5月,葛庭燧給錢學森寫了一封信:“(中共方面)對于一切技術和建設極為虛心從事,在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大前提下,一切是有絕對自由的。”“以吾兄在學術上造詣之深及在國際上之聲譽,若肯毅然回國,則將影響一切中國留美人士,造成早日返國致力建設之風氣。”

  “當時中央有關領導久聞錢學森大名,很希望他回國,輾轉委託香港大學心理學教授、地下黨員曹日昌代為邀請。曹日昌也沒有錢學森的聯繫方式,因此又請葛庭燧代為轉交。”陳蕾説。

  時隔近半世紀,錢學森在葛庭燧八十壽辰的祝壽信中説:“我決不會忘記,是您啟示我早日從美歸來,為新中國服務。”

  研制“兩彈一星”過程中,錢學森等一大批科學家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用熱血和汗水在中國國防建設史上寫下光輝篇章。

  1957年11月,國防部五院二分院成立,陳敬熊成為中國第一代航太人。剛踏入航太大門,他就迎來一項重要任務——研究“1059”導彈天線。“1059”是以蘇聯“P-2”導彈為原型結合國內實際倣制的第一代國産導彈,而陳敬熊研制的導彈天線,是導彈的“眼睛”和“指揮棒”。

  從無到有,敢為人先。“當時,外方專家提供的圖紙不完整,對關鍵技術問題也守口如瓶。陳敬熊帶領團隊吃透導彈天線設計原理,首創麥克斯韋方程直接求解法,為彈上天線設計成功提供理論依據。”陳蕾説,陳敬熊不迷信理論權威,打破了外方專家關于天線設計的理論限定,成為新中國科技工作者自主創新的典型之一。

  進入新時代,科學疆土的開拓者同樣胸懷抬頭問天的豪情,俯身于低頭鑽研的實幹。

  從研制記憶體到開發晶片設計軟件,再到參與創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積體電路制造企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陽元一生致力于推動國産晶片崛起。

  展覽現場展出了王陽元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電腦科學技術係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手稿《大國崛起和人才培養》,他説:“我們不攻克這個難關死不瞑目,人家卡我們的脖子,我必須得把這個問題解決掉。這種國家最需要的時刻,正是我們科學家們獻身報國的最好時機。”pagebreak

  “人民像養蠶一樣供養我,現在我已經學到了技術,該是吐絲報答他們的時候了”

  “他是我國第一位養豬學院士,他説,‘只要走進豬棚,心情就特別好’,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動物遺傳育種專家熊遠著。”循著陳蕾的解説,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現場展出的熊遠著起草的《湖北白豬選育方案》。泛黃的紙頁上,筆墨已漸漸散淡,但選育目標依然清晰:“類型:瘦肉型;體型:兩耳前傾,全白,中軀較長……”

  陳蕾介紹,上世紀70年代,熊遠著富有遠見地洞察到了瘦肉豬的巨大潛力。經過十幾年摸索,他與同事們成功培育出我國自己選育的第一個高瘦肉率的豬母本新品種“湖北白豬”和高瘦肉率的瘦肉型商品豬——杜湖豬,並在全國規劃建立8個瘦肉型豬核心育種場和70余個生産基地,使我國出口商品豬良級率由15.52%上升到90%以上,累計創匯3.6億美元。

  動物育種是個漫長過程,考驗人的耐力和毅力。剛參加工作時,熊遠著所在的養豬場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是仔豬存活率低。為提升豬的存活率,他一邊改善豬舍衛生條件,一邊提高飼養管理水準。為了總結出有效的飼養管理方法,他還親自選定三頭母豬進行跟蹤試驗,每個環節都細心觀察,在管理和飼養方面親力親為。

  有一次,為了在嚴寒中保住一頭剛出生不久的小豬,熊遠著不嫌豬舍臭味將小豬抱到自己的被子裏。眼瞅著被窩裏的小豬變得活潑精神了,他懸著的心才慢慢放了下來。他寫道:“因為自己體會到了一頭小豬養大,在目前豬種缺乏的情況下,對農村養豬發展有多大的意義和價值。”

  展覽現場,內科血液學專家、腫瘤專家王振義詳細記錄白血病分類的一份手稿,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注意力。

  王振義最突出的貢獻,是研制出了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藥物,並作為全球通用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透過這份記錄白血病分類的手稿,能觸摸到這位人民科學家的精神世界。

  王振義治療腫瘤的思路是誘導癌細胞“改邪歸正”。他研制出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藥物全反式維甲酸,讓這種曾被視作最兇險白血病的疾病,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王振義沒有用自己的專利賺大錢,而是放棄申請專利,讓這盒“救命藥”維持低價,並被納入醫保范疇。在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時,王振義説:“我發現我的方法只能治療一種急性白血病,不是所有急性白血病。每天都有急性白血病的病人死掉,我非常難過,覺得我們努力了幾十年但也只解決了一種急性白血病。”

  “這份手稿,是王振義寫給自己未完成的使命,也是寫給他牽挂的病人的一片赤誠與丹心。”陳蕾説。

  “一民之生重天下”,萬千中國科學家面對重大民生問題厲兵秣馬、責無旁貸,這樣的故事有很多。

  展覽現場,人們記住了肝臟外科專家吳孟超的醫者仁心:“醫生眼裏看的是病,心裏裝的是人”;記住了建築學與城市規劃專家吳良鏞的雄心壯志:“一個真正的建築大師,不是看他是否設計出了像埃菲爾鐵塔一樣流傳百世的經典建築,而是看他是否能讓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記住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及機電一體化技術專家蔡鶴皋的錚錚誓言:“人民像養蠶一樣供養我,現在我已經學到了技術,該是吐絲報答他們的時候了”。pagebreak

 “我遲早要將你們交給社會、歸還國家的”

  展覽現場,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李東英的一頁日記,別有一番深情。

  1949年7月,李東英受命擔任瀋陽選礦劑工廠廠長,並很快完成了礦山恢復生産的急需任務。1951年1月1日,李東英開始了此後堅持數十年之久的日記寫作。

  在一張泛黃的稿紙上,他清秀流暢的藍色筆墨依舊雋永:“為了忠實的成功的完成黨給予我的工作任務,我訂立了如下的工作計劃,並且為的時時檢查便于修正偏差,決心堅持這記日記的良好習慣……”

  在日記本的扉頁,李東英的妻子用娟秀的字跡寫道:“東英:在一九五一年的開始,你擬定了全年在業務、政治、工作和學習各方面的計劃,這是非常必要的,我要向你學習。在這裏,我保證從各方面與你的便利,不使一切瑣事牽掣你的精神……你的瑾于五一年元旦。”

  此後,李東英堅持日記寫作,把工作日志、工作計劃寫滿了上百本日記本,每一頁的日記都記錄著他對科學工作的嚴謹,對黨交付任務的兢兢業業,對工作的勤勤懇懇。多年來,李東英領導係統開發了我國稀有金屬的技術路線,組織攻克了我國當時尚屬空白的30多種稀有金屬的生産工藝技術,開發出用于“兩彈一星”“909工程”等軍工和大型積體電路等尖端技術所急需的新材料。

  一封封科學家寫給孩子的信箋家書,以別樣的方式展露出他們的赤子情懷與報國之志。農學家丁穎寫給女兒的信中,他建議女兒“再入學校,學好一些專門知識技能,以便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丁穎發自內心地將對國家的無限深情融入對子女的教育。”陳蕾介紹,抗美援朝時期,他認為“保家衛國義不容辭,參軍很光榮”,積極鼓勵兩個女兒參加軍幹校,將她們從赤日炎炎的南國送到白雪皚皚的北疆。盡管對初出遠門的女兒十分挂念,但為了讓她們安心工作,他從不表露心跡。他鼓勵子女們不要目光短淺、思戀家庭,他説:“我從來不把你們當作私有財産,而是把你們看成我的學生。我遲早要將你們交給社會、歸還國家的。”

  揚科學之至善、塑人文之至美。這些展品中,有家國情懷的薪火相傳,動物學家秉志在寫給弟子趙爾宓的信中諄諄教導,讓他“努力于學問之前進,以應大時代之需求、造福人民為幸”;有婉約動人的愛情詩篇,一棵開花的樹、一輪中秋的月,都記錄在凝聚態物理學家馮端寫給妻子的詩篇裏;有科學之真與科學之美的完美結合,植物學家王文採癡迷書畫和音樂,他繪制的植物標本圖十分精美,他總結説:“藝術可以讓人心情舒暢,笑對人生,讓我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研究工作。”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事業所取得的每一個輝煌成就,都離不開科學家矢志報國、服務人民的高尚情懷和優秀品質。他們所展現的科學家精神,對于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子來説,就像食物中的‘鹽’一樣,不可缺少。”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學術指導專家王傳超説。

  “好好學習,下次還來”“潛心科研,續寫榮光”……展覽現場,不同年齡、職業的參觀者紛紛留下感言。一位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告訴記者,要弘揚科學家精神,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勇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不懈奮鬥。(韓亞棟 柴雅欣)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