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情報局]電子科技大學:培養創新引領性人才 招生政策具備多樣性-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6/23 19:23:41
來源:新華網

[2022高考情報局]電子科技大學:培養創新引領性人才 招生政策具備多樣性

字體: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林鵬線上做客新華網“2022高考情報局”,為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學校的特色專業等相關情況。

Q1.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學校的基本情況?

林鵬:電子科技大學是1956年由當時的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所有電訊類有關的師資、學生、設備整體搬遷到成都創建而成的,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這也是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成電”的原因。

經過60餘年的建設,學校成為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信息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

介紹一下學校的3大精英項目:

第一個是以培養計算機科學領域世界一流科學家為目標的“珠峰計劃”,依託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招生專業名稱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珠峰計劃’拔尖人才實驗班)”;第二個是以培養電子信息及相關領域創新引領性人才為目標的“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招生專業名稱為“電子信息類(‘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第三個是電子科技大學與西南財經大學聯合舉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聯合學士學位項目,以培養信息科技與現代金融交叉融合的複合型精英人才為目標,實施“新工科+新商科”的教育模式,招生專業名稱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金融與區塊鏈金融‘雙A’聯合學位實驗班)”。上述三個項目的學生均享有全保研資格,值得關注。

Q2.電子科技大學今年的招生政策有哪些變化?

林鵬: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採用“電子科技大學”(國標碼10614)、“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國標碼19614)兩個名稱,分別有獨立的招生院校代碼,招生時分別錄取,考生填報志願時應分別填報。

在招生政策方面,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考生進檔後,在思想政治考核合格、體檢合格且服從專業調劑的情況下,電子科技大學原則上予以錄取。依據考生投檔成績和專業志願,從高分至低分順序錄取並安排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不設級差,在高考改革省份實施0調劑,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填報自己喜歡的專業。

另外,電子科技大學在提檔時原則上認可各省(區、市)教育主管部門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給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且不得超過20分。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不適用於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招生錄取。在學生進校後,我校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建議非英語語種的考生填報志願時應慎重。

今年將繼續實施大類招生。大類招生對考生有幾大好處:1.符合教育部“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培養要求;2.高校進行專業大類通識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專業視野;3.考生降低了高考填報志願的盲目性;4.專業選擇延後到大二,使學生可以在對專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後再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專業;5.提高考生的志願滿足率,同時還提供了更多的專業選擇。

2022年,我校有三個新增招生專業,分別為遙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工業軟體);電子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海南陵水國際教育創新區)。

遙感科學與技術,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將充分發揮電子科大電子信息優勢學科群的輻射作用,結合學校遙感學科良好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學科影響力,突出遙感遙測與電子信息交叉融合特色。

軟體工程(工業軟體),該專業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創新求發展為人才培養理念,深化校企、校地、校校合作,與合作企業共建實踐教育體系和校企協同創新&&,企業實習實訓累計時間不低於1年,培養具備解決“卡脖子”問題的跨界精英人才。

電子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海南陵水國際教育創新區),是學校中外合作辦學的新起點,2022年4月,格拉斯哥海南學院獲教育部批准成立非獨立法人合作辦學機構,辦學地址為海南陵水黎安國際創新試驗區,與格拉斯哥學院平行辦學。

Q3.能否請您給我們介紹下電子科技大學對於學生入校後轉專業的安排?

林鵬:為了給學生創造更適合發揮自己特長的學習環境,學校為每位同學都提供兩次轉專業機會,第一次是在大一期末的時候,由於這個時候是按照大類在進行培養的,還沒有分流專業,所以大一主要是轉專業大類;第二次是在大二期末的時候,可以跨大類轉專業,也可以在大類裏面的分流專業進行互轉。我們的學生兩類不能轉專業:一類是電子科技大學與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之間的專業不能互轉;第二類是中外合作辦學與其他專業不能互轉,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申請轉專業,是沒有門檻限制的。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