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情報局]重慶大學新增四個專業 強化多元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6/23 15:54:39
來源:新華網

[2022高考情報局]重慶大學新增四個專業 強化多元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字體:

新華網北京6月23日電 近日,重慶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陳華線上做客新華網“2022高考情報局”,為考生和家長介紹學校特色專業等相關情況。

Q1.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學校的基本情況?

陳華:重慶大學創辦于1929年,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準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Q2.重慶大學學校有哪些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

陳華:重慶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現有本科招生專業103個,覆蓋理、工、醫、法、文、史、哲、教育等12個學科門類。

重慶大學學科門類齊全,學科實力雄厚,專業優勢突出,為學生的培養和成長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Q3.今年重慶大學是否有新增專業?

陳華:2022年學校新增四個本科專業,分別是臨床醫學、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採礦工程、碳儲科學與工程,本科招生專業共計103個。

臨床醫學專業,今年面向9省市招收30名新生。

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採礦工程,屬于新工科專業。2018年以來,學校已經先後增設了智能感知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建造、智能醫學工程等7個新工科專業,進一步強化學校工科優勢。

碳儲科學與工程,由重慶大學牽頭,聯合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同時申報,助力培養國家碳儲領域後備人才。

這些新增專業都是以理工融合、多學科交叉為特徵的,也是未來行業發展所亟需的專業。

Q4.請介紹一下學校的獎學金、助學金設置情況?

陳華:學校資助育人工作堅持“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相結合,建立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係,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學校每年各類獎助學金獎項達到60多項,資助金額近5000萬元,受益學生2萬余人次,各類資助資金覆蓋80%以上在校本科生。學校還為到高水準大學深造和創新創業的同學們設立專項獎學金。

學校設立了以“獎、貸、助、勤、補”為主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係,經濟困難學生可以通過綠色通道報到入學,在校學習期間可通過國家助學金為主,勤工儉學、臨時困難補助為輔來解決生活費問題;通過國家助學貸款為主,國家勵志獎學金為輔,解決學費和住宿費問題。提供本科生勤工助學固定崗位2000余個、臨時崗位2500余個,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地完成學業。此外,眾多的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捐資在學校設立了30多項專項獎助學金。

Q5.隨著“強基計劃”的開展,重慶大學是如何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改進教學和實習實踐條件的?

陳華:重慶大學是首批教育部批準的強基計劃試點高校,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和物理學兩個專業,遵循“先理後工、本研銜接”的培養思路,採取“3+1+X”本碩博銜接模式,培養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現代數學物理科學精英及先進制造、智能科技、晶片與軟件、國家安全、新材料等關鍵領域的領軍人才。

學校強基計劃採用“3+1+2”(本-碩銜接)和“3+1+4”(本-博銜接)的培養模式。前三年主要以通識教育和數學物理基礎學科課程學習為主;第四年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入相關領域方向,完成本碩博銜接課程學習。本科畢業後,全部學生再利用2-4年時間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其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可轉段至原專業、軟件晶片、先進制造、智能科技等相關領域,物理學專業學生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可轉段至原專業、先進制造、智能科技、國家安全、新材料等相關領域的相應專業進行學習研究工作。

2018年,學校發布了《重慶大學本科教育2029行動計劃》,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培養學生的“5C”核心能力(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可持續學習能力)。

學校積極探索多元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辦了不同類型學院或實驗班。如弘深學院、博雅學院、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明月科創實驗班等。

弘深學院: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基地,在2022年全面改革後,將統籌全校優質資源,採用“專業+微學位”學科交叉培養機制、“3+1+N”本博貫通培養模式等獨具特色的創新培養模式,旨在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的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招生方式為新生進校後進行二次選拔。

博雅學院:致力于培養未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傑出人才,前兩年實施不分專業的通識教育,注重文科基礎性綜合訓練,後兩年開設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課程,學生在導師指引下選擇相應的專業方向,達到畢業要求後授予相應專業學士學位。

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旨在培養具有濃鬱的家國情懷、寬廣的國際視野、深厚的專業基礎、突出的創新能力的研究型工程人才。採用國際先進的COOP工程教育模式,即課堂理論學習與企業帶薪頂崗實習交替進行。前四年在重慶大學、第五年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學習。現開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2個專業。

明月科創實驗班:是學校面向未來新經濟、新業態開展的新工科改革試驗田,實施以項目為驅動的新工科教學模式,打破傳統學科分類界限,促進學生跨界思考,培養適應“新經濟、新業態、新産業、新技術”的未來産業創新領軍人才。畢業可授予機器人工程、智能醫學工程、人工智慧或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新工科專業學士學位。招生方式為新生進校後進行二次選拔,具體要求及流程,詳見新生入學須知和重慶大學本科招生網。

另外,學校實施學分制、導師制、書院制“三制”管理。深化學分制,實施課程學分認定和轉換制度,打破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壁壘,促進拔尖學生自主選課、校際交流、聯合培養和個性化成長。實行學業導師、科研導師和書院導師制度,全過程全方位給予學生指導,特別強調鼓勵和培養學生學習和研究主動性,形成互動密切的“師生學術共同體”。實行書院制管理,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聚集一批優秀的學生,相互激勵和討論,形成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積極向上的學術環境。通過實施本科生榮譽項目、轉專業及輔修制度、卓越人才培養、校企聯合培養、本研貫通培養等方式,為學生創造更多豐富自由的學習成長機會。

此外,學校充分利用境外名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加大校院兩級政策支援力度,提高育人國際化水準。已實施與康橋大學、牛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高校的強基計劃學生培養項目,包括線上線下課程學習、短期訪問學習,“3+1+1”聯合培養項目。同時,資助學生參加國際會議,加大學生國際交流力度。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