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3日電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楊國強線上做客新華網“2022高考情報局”,為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今年學校的招生政策和特色專業等情況。
Q1.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基本情況。
楊國強: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一所以“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為校訓、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大學。學校已有“華羅庚英才班—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貝時璋英才班—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和“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基礎學科拔尖計劃2.0。
學校於2014年起招收本科生進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探索。目前本科招生專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生物科學、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環境科學、人工智能15個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1637人。
Q2.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綜合評價選拔標準是什麼?
楊國強:中國科學院大學2022年在12個省市招收400個左右學生。其中,在北京、江蘇、陜西、浙江、山東、湖南、四川7個省市實行“綜合評價”選拔和普通高考並行的招生方式。在河南、雲南、湖北、遼寧、福建將實行普通高考的方式錄取。
“綜合評價”選拔是指綜合學生的高考、綜合評價測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三個方面的成績來錄取考生的選拔方式。
綜合評價總成績=X × 60%+Y × 30%+Z × 10%
其中,X代表高考成績(含省市認定的加分),Y代表綜合評價測試成績(滿分值與當地高考滿分值一致),Z代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滿分值與當地高考滿分值一致)。
Q3.學業導師在學生四年的學習生活中會進行哪些指導?
學校在本科生階段實行全員全程學業導師制,每名本科生都有一位學業導師(本科入學後即開始選擇和確定學業導師),導師全部具有教授(研究員)及以上職稱或學術榮譽。學生在本科階段,除參加正常的課堂學習外,還能夠接受其學業導師的指導、融入導師領導的團隊(即導師助手和師兄師姐集體)。
目前,本科生學業導師共1425人,擁有特殊學術榮譽佔比約58%。
Q4.除了學業導師,學校還給本科生每個班級配備了科學家班主任和青年班主任,為什麼這樣設置?
楊國強:本科階段,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兩名班主任,即科學家班主任和青年班主任。
科學家班主任由院士、研究所所長等知名科學家擔任。他們主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專業思想,培育良好人格,組織學生深入了解中科院相關研究所的研究領域、學科特色、科研條件等,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和工作規劃,樹立科學的成才目標和發展方向,幫助優秀畢業生繼續深造。
青年班主任由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一般為年輕教授或副教授)擔任,他們側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日常生活情況,幫助學生選擇導師、課程、專業,指導學生制定個性化的修讀計劃和專業規劃。
Q5.請您介紹下中國科學院大學“三段式”的培養方案,學校會提供出國交流的機會嗎?
楊國強:基於中科院成立以來高水平人才培養的經驗,學校為本科生設計了“三段式”的培養方案。
(1)公共基礎課學習
學生在學業導師指導下,重點學習數學、物理、語言文化類課程(包括英文和中文寫作)和其他通識教育課程。一年半後,根據興趣和學習能力,學生可以重新自由選擇最感興趣的專業,並可申請相應調整學業導師。
(2)專業基礎課學習
一年半左右的專業基礎課學習,重點學習所選專業的基礎性課程。這個階段,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具體的專業方向,確定專業導師。
(3)專業學習和科研實踐
第四學年的專業學習和科研實踐。在確定專業方向和專業導師後,學生可申請到與中科院有密切合作關係的國外和境外高水平大學學習研修一學期,進入專業導師所在研究團隊及實驗室,參與“研討班”式的學習,並完成本科畢業論文。
Q6.高考志願填報受人關注,有些學生擔心選擇的專業不理想、不喜歡,對此您怎麼看?
楊國強:中國科學院大學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自由轉換專業。確實也會有一些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專業不是很明確,同樣也沒有關係。當學生進校後發現不喜歡所選專業,可在一年級時去了解各個相關的專業,到第三個學期結束時了解透徹後,學生可轉去喜歡的專業。
希望學生們保持一顆愛學習的心,大學的學習並不輕鬆。
Q7.請您為廣大考生説幾句打氣加油的祝福語吧。
楊國強:每年都有高考,只是絕大多數的同學都只參加一次,
希望並祝願考生把高考考好,考出自己滿意的成績,非常歡迎大家報考中國科學院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