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公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4/06 11:07:23
來源: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公布

字體: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要求,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西北工業大學2022年繼續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於陜西西安,是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育人成效顯著。在航空領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號總師、副總師為我校校友。中國航空工業成立60周年紀念表彰了10位“航空報國特等金獎”,6位西工大校友獲此殊榮。2005年至今14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獲獎者中,有23位在西工大學習、工作過;在航天領域,從早年“航天三少帥”中的兩位,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等,一大批傑出校友擔任集團公司、院所、企業黨政領導幹部及副總師以上職務,相繼為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在航海領域,同樣有大批的傑出校友活躍在船舶工業、水中兵器行業等重要管理崗位與核心技術崗位上,英才輩出,不勝枚舉。進入新時代,面向“三航”領域的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迫切需要自主培養數、理、化功底深厚的基礎學科人才。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學校將基礎學科作為長遠發展之基,進一步加強和深化基礎學科建設。學校的基礎學科擁有一批由院士、萬人領軍、長江、傑青、優青、青千等高層次人才構成的師資隊伍,建成了完備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以服務國家航空航天領域重大需求為導向,瞄準航空航天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致力於打造世界航空航天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高地。堅持“頂天、立地、育人”理念,構建了完備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師資實力雄厚,&&條件一流,國防特色鮮明。現有國家級一流專業4個、省級一流專業1個,國家級教學&&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國際合作&&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4個。該學科是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A+。數學學科堅持“重基礎、強應用”和服務國防戰略需求的發展思路,將當前國際數學主流方向和國防重大應用相結合,構建了整體科研實力雄厚、國防特色鮮明、教學科研梯隊完整的學科體系,形成了“科學問題導向,應用問題驅動”的學科特色。現有國家級一流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基地5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4個。數學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物理學科聚焦物理學國際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圍繞材料物理與化學、物理學、光學工程等領域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着力打造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強大學科群。現有國家級一流專業2個、省級一流專業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教學&&6個。材料物理與化學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物理學為工信部重點學科且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光學工程為陜西省重點建設學科。化學學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與我校特色優勢工科群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智能與功能高分子、功能有機分子、清潔能源與催化、選擇性識別與分離科學等特色學科方向。現有國家級一流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教學&&5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和物理化學為工信部重點學科,化學學科2021年進入ESI前3‰。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以學生為根,以育人為本,以學者為要,以學術為魂,以責任為重”的辦學理念,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成績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科研志向,並有志於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

  申請報名考生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綜合素質全面且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簡稱:第一類考生)。

  第二類:基礎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簡稱:第二類考生),考生在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任一科目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獲獎名單以中國科協(http://gs.cyscc.org/)公示為準。

  二、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結合我校相關專業優勢與辦學特色,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有航空航天類、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類,招生計劃詳見報名&&。

  各招生專業、招生科類和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如下:

  根據各省高考綜合改革進程、中學素質教育推進情況以及我校歷年招生情況,在陜西、北京、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等省份招生,具體招生省份和分省招生計劃以強基計劃報名&&公布為準。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

  4月8日至4月29日考生可登錄西北工業大學強基計劃報名&&(網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99 ),按照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

  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每位考生可填報三個專業志願。

  (二)考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三)考生確認。

  考生須於6月10日至6月18日在報名&&確認是否參加我校考核,並簽署誠信承諾書。逾期未確認或未簽署誠信承諾書者視為放棄參加考核及後續錄取資格。我校將在確認參加考核的考生中根據入圍校考辦法確定入圍名單。

  (四)入圍校考辦法

  6月26日前,對於第一類考生,依據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按分省招生計劃數的4倍人數確定各省入圍考核考生名單並公示入圍標準,末位同分同入圍。

  對於第二類考生,達到我校破格入圍的條件即可入圍考核環節。

  入圍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生源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對於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及合併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照該省份確定的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對於第一類考生,高考成績還須達到生源所在省高考滿分的75%。

  (五)考核安排

  我校於7月2日前舉行考核(含面試和體質測試),具體事項請考生關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告。

  1.面試考核

  採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籤的方式,測試全程錄音錄像。採取專家組與考生一對一面試模式,考核學生的思想政治、創新能力、興趣志向、科研潛質、科學精神、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洞察力、靈活運用知識創造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質。

  在綜合考慮專業等因素的基礎上隨機分組面試專家,每組包含理科、工科、文科、藝術等各類別專家不少於5名;考生按生源地隨機分組;第二類考生每人面試時間不少於60分鐘。

  2.考生綜合素質考核

  考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面試的觀測點之一,並在面試中考核使用。

  3.體質測試

  進入考核的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體質測試(測試辦法詳見附件),學生在六項測試項目中限選兩項(選定後不得更改),合格標準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高三畢業生體質測試評價指標執行。因身體健康等特殊原因不能參加者,需提出書面申請,學籍所在中學校長簽字並加蓋學校公章,並提供三甲醫院出具的醫療證明。

  測試項目:體重指數(BMI)、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

  (六)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第一類、第二類考生的高考成績、面試成績分別佔綜合成績的85%和15%,面試成績滿分100分,其綜合成績計算辦法: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滿分×85+面試成績×15%

  綜合成績保留小數點後兩位,按綜合成績高低進行排序。同分情況下依次按高考成績、面試成績、數學、語文、外語單科成績排序。

  2.確定錄取名單

  對於第一類考生,根據考生填報志願和在相關省份強基計劃的招生名額,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確定預錄取名單,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確定專業。

  對於第二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同省份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的,予以錄取。

  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招生計劃審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並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

  錄取名單將於7月5日左右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示。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後續各批次高考志願錄取。

  四、培養方案

  強基計劃錄取學生,根據錄取專業對應進入我校航空航天類、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進行專門培養。學校為強基計劃學生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優勢資源和&&,實行導師制、小班化、探究式教學,加強通識教育、夯實數理化基礎、提升國際化交流水平。培養有志於長期從事國家亟需關鍵領域和重大基礎學科,具有優秀綜合素質、紮實理工基礎的領軍人才。

  航空航天類專業依託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國家級A+學科優勢資源,服務國家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高端裝備研發重大需求,匯集優質教學資源,融合航空航天領域基礎學科和未來發展學科知識體系,創新面向航空航天工程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紮實的工學基礎、鮮明的學術志趣和寬廣的國際視野,以科學素養和工程素質為主線,培養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領軍人才。 

  數學類專業結合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優勢資源,聚焦數據科學、智能科技、先進製造和航空宇航等國防安全領域對於分析、代數、幾何、統計等基礎數學的強烈需求,面向科學計算理論與方法、網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複雜系統動力學與控制、統計與複雜性科學、計算幾何與圖像信息處理等國際科技前沿,致力於為數學和國防科技領域培養“數理基礎堅實、實踐能力突出、專業思維寬廣、綜合素養深厚”的高層次創新型數學拔尖領軍人才。

  應用物理學專業結合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優勢資源,面向未來空間技術與工程中的物理與技術問題,如空間站材料物理、凝聚態物理、微納光子與信息光學等國際前沿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堅實物理基礎、獨立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未來能在引領人類發展進步的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從事物理學和相關國防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科學家、總師等各類領軍人才。

  化學類專業結合化學與化工學院長期以來服務國防軍工的專業優勢,面向國家發展中關於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重大卡脖子難題和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圍繞智能與高性能材料、能源與催化、綠色化學過程等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重大戰略需求,培養具有堅實化學理論基礎、實踐能力、獨立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未來能在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國防科技領域從事化學基礎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發的“理工複合型”領軍人才。

  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實行“3+1+N”的“本碩”或“本博”銜接人才培養模式,鼓勵選擇“本博”模式。“3+1”為本科強基學習和本科階段本博或本碩銜接學習年限;“N”為所在學科的博士或碩士學習年限。

  本科強基學習階段實施動態分流和補入機制。每學年結束後進行一次考核,未達到要求的學生分流出強基計劃,轉至錄取強基計劃專業對應的普通類專業進行後續培養。由學生轉出後留置的空缺名額,根據實際需要,通過在普通類專業遴選優秀學生進行補充,轉入學生需補修相關課程。

  成績考核符合要求的強基計劃學生,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以學科交叉培養。

  五、獎勵激勵

  (一)設立強基計劃創新專項獎學金。用於支持學生在學業導師指導下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實訓、參與科研任務等方面的工作。

  (二)設立強基計劃學業專項獎學金。用於獎勵學生開展課程學習、科學研究等學習生活。

  (三)設立強基計劃國際交流專項獎學金。用以資助強基計劃學生出國(境)開展3個月及以上交流學習。

  (四)實施強基計劃本研銜接培養。符合條件的學生,原則上均實施本研銜接培養,學生需參加學校研究生入學復試考核,通過考核者,可被錄取為本校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

  六、其他説明

  1.關於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已建立省級統一信息&&省份,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將考生電子化的綜合素質檔案提供給我校。尚未建立省級統一信息&&省份,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匯總本地各中學報考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後,統一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

  2.對於綜合素質檔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並將相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並視情節輕重給予3年內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的處理;已經入學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處理取消學籍;畢業後發現的,將取消畢業證、學位證。中學應當對所出具的材料認真核實,出現弄虛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採取相關措施的權利。

  3.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學後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

  4.選拔測試期間,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入圍高校考核的家庭經濟困難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請,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費和住宿補貼。

  5.我校未委託任何個人或中介組織開展強基計劃等考試招生有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營利性培訓活動。

  6.我校考核工作方案視疫情防控情況將可能作出相應調整,若有調整,屆時將另行通知。

  七、監督保障機制

  1.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在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招生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開、錄取標準公示,確保選拔方法公平。

  2.我校將對錄取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對不具備入學資格的學生,按教育部相關規定處理。

  3.我校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全程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學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方式:029-88493708。

  八、諮詢方式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127號

  郵編:710072

  招生諮詢電話:029-88460206

  傳真:029-88492310

  電子郵箱:ao@nwpu.edu.cn

  西工大招生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zsbnwpu

  西北工業大學本科招生信息網:http://zsb.nwpu.edu.cn

  教育部陽光高考&&:http://gaokao.chsi.com.cn

  九、本簡章由西北工業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西北工業大學招生辦公室

2022年3月29日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