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考證躺賺”騙局忽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3/21 08:18:5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別被“考證躺賺”騙局忽悠

字體:

  24歲的呂晴原本想考個證書緩解職場焦慮,沒想到走上了一條曲折的維權路。

  過去一年多,她通過武漢思誠鑫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誠鑫合公司”)報考人力資源師,其間聽信對方“包過”“推薦出租證書躺賺”等承諾,又報考了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心理咨詢師、育嬰師。交了1.4萬元,她僅參加了一場考試,拿到了前述5種工種的證書。

  “問題是,這些證書都不被人社部門認可。”呂晴説。她的經歷不是個案。

  連日來,記者調查了解到,思誠鑫合公司無辦學許可證,該公司學員拿到的證書極少數需要通過考試,證書資訊可在人社部係統查詢;大部分證書花錢“免考”就能拿到,只能在頒發機構——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以下簡稱“國培網”)查詢。

  據思誠鑫合公司的學員介紹,所謂“推薦出租證書躺賺”,指通過該公司拿到證書後,由該公司推薦挂靠到企業或機構,學員從中獲取費用。

  事實上,證書出租挂靠行為早就被法律法規嚴格禁止,近年來有關部門正持續清理打擊“挂證”亂象。

  學員們拿到的國培網證書效力如何?最近,國培網發布公告:接到投訴和舉報稱,有機構以該網名義進行虛假、誇大宣傳等行為,稱培訓證書為“職業資格證書” “技能等級證書”,並承諾學員“包過”“包就業”“挂靠”“有補貼”等,“極大地誤導了學員,嚴重損害了學員權益”。

  公告同時稱,國培網頒發的培訓證書屬于運營方——國培網(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業務行為;證書僅作為培訓經歷證明,不具備評價功能。

  到手的證書“魚目混珠”

  健康管理師報考服務是思誠鑫合公司主要業務之一。記者發現,涉及該公司的投訴也多與之相關。

  呂晴在上海從事人力資源工作。2020年,她想報考人力資源師,上網查詢到這家公司,隨後雙方一直保持聯繫。

  去年5月,思誠鑫合公司工作人員向她推薦了健康管理師考試,稱該行業收入高,通過該公司報考“包過”,可拿到“人社部頒發的證書”,並能到人社部門領取2000元職業技能提升補貼。

  呂晴交了2000元報考費、3000元“保過班”費用,拿到相關資料,參加了考試。去年12月初,她收到一本健康管理師崗位技能培訓證書,顯示由“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等頒發。

  呂晴向人社部門咨詢後了解到,申領職業技能提升補貼須憑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證書資訊需能在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技能人才評價證書全國聯網查詢係統”查詢。

  她發現,手中證書名稱不符,無法在上述係統查詢,僅能在頒發機構國培網查詢。這意味著無法申領補貼。

  不過,深圳學員季欣交了6180元,通過該公司報考健康管理師,考試後收到的證書可在人社部係統查詢。

  呂晴就此向該公司提出質疑,對方聲稱,她的證書是“走綠色通道下來的,無法領補貼”,領補貼需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公司收到後就發放”。

  深圳另一名學員田雪交了4900元,報考了健康管理師,一直沒能參加考試。該公司原本承諾:她將拿到“具有健康處方權、可直接持證上崗、能到人社部門領補貼”的證書,以及“出租證書年入3.5萬元”的機會。最終,她收到的卻是國培網的崗位技能培訓證書,與呂晴的一樣。田雪和呂晴認為,這相當于“挂羊頭賣狗肉”。

  記者注意到,思誠鑫合公司與學員簽署了培訓服務協議,提供了網絡課程、學習資料、考試指導服務,稱“確保學員在合同期內順利取得證書”,但未標明證書種類。

  出租證書能“躺賺”?

  季欣拿到了人社部門認可的證書,但她“開心不起來”。

  “我原本只想考健康管理師,但與思誠鑫合公司接觸期間,對方還推薦了兼職機會以及對應的其他兩本證書。結果收到的不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季欣説。

  記者調查了解到,思誠鑫合公司學員中,像季欣這樣原本只想考一本證書、卻被推薦再報考多本證書的不在少數。該公司的説法為:證書多多益善,通過該公司報考一些工種,“免考”就能拿證。隨後通過將證書出租可獲取高收益。該公司還多次展示“已拿證的學員出租證書收到數萬乃至數十萬元打款”等的截圖。

  季欣回憶,當時,思誠鑫合公司稱上海一月子中心需要持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心理咨詢師“三證”人員15人,出租證書給該中心“年入10萬元以上”。季欣已報考健康管理師,只需再報考公共營養師、心理咨詢師,“免考拿證”。心動的季欣另交了5000元報考。

  幾個月後,她收到的是兩本國培網崗位技能培訓證書。截至今天,“出租證書躺賺”的承諾並未兌現。

  相比季欣,呂晴一度覺得自己“更倒霉”,她通過該公司拿到5本證書,全是國培網頒發的證書。

  經過數次“討説法”,3月16日,她接到該公司通知稱,即將給她補發健康管理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但她同樣“開心不起來”,其他4本仍是國培網的。思誠鑫合公司曾承諾這些證書是“國家頒發的、用處很大”,3個月內可到推薦的崗位出租證書、年入8萬元以上。然而至今,她也沒能等來這樣的“躺賺”機會。

  人社部將專項治理“山寨證書”

  思誠鑫合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經營地址位于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2月下旬,記者來到該公司,只有一名工作人員在此辦公。記者以學員身份咨詢報考業務,提出查看營業執照與辦學許可證。對方稱只有營業執照,“不需要辦學許可證”。

  記者來到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正規職業培訓機構名稱應包含“學校”,必須辦理辦學許可證。思誠鑫合公司沒辦辦學許可證,屬于市場主體,“賣給學員的課件只能定義為售賣商品,由市場監管部門監管”。

  在該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此前已接到多起關于該公司的投訴,該局第一市場監管所已介入協調退費事宜。“但此事主管部門是人社局,也可以打市長熱線或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熱線”。

  據思誠鑫合公司的學員介紹,他們要求退款,該公司表示只能退費20%~80%。這讓許多學員無法接受。有學員曾向公安機關報案,但沒有立案。

  呂晴曾通過信訪部門投訴該公司“虛假宣傳、騙取錢財”,被轉交至該區市場監管局辦理。該局回復稱,經查,該公司辦理營業執照,未辦辦學許可證,其經營的是教育培訓,行業主管部門是教育局。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後,登記取得營業執照才能開展培訓,“經調查,商家願退款5386元,雙方協商不成,建議走司法程式”。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關于健康管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技術技能類證書的投訴頻現,涉及虛假宣傳、混淆概念等,相關情況已引起人社部重視。

  3月16日,人社部發布《關于開展技術技能類“山寨證書”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人社部門要聯合編辦、網信、工信、公安、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專項治理。全面核查:是否使用“包過”等字樣進行培訓評價發證活動宣傳;故意混淆概念誤導社會進行炒作、涉嫌欺騙欺詐;無辦學許可證開展培訓;非法頒發或偽造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培訓(評價)或培訓(評價)走過場直接發證等情況。人社部將建立“黑名單”制度,對技術技能類培訓評價發證活動進行常態化管理。

  國培網于3月1日發布公告稱,根據有關部門要求,國培網(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1月30日起,對涉及申領培訓證書的培訓項目“全部暫停招生”,請廣大學員“認真甄別,謹防上當”。

  “此前只想多考幾本證書,不了解證書查詢渠道,不會辨別證書合法合規性和含金量,才走了彎路。”呂晴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已將思誠鑫合公司訴至法院,將于4月11日開庭。

  (應受訪者要求,呂晴、田雪、季欣為化名)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