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9日電 近日,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正式發布首批中瑞智能製造創新實踐基地培育建設單位名單。據了解,2021年4月,受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委託,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與瑞士喬治費歇爾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中瑞應用型人才培養國際合作。
首批中瑞智能製造創新實踐基地培育建設單位名單中,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16所本科高校,探索開展本科智能製造專業(群)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30所高職院校和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浙江省德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江西省冶金工業學校等4所中職學校開展職業院校智能製造專業(群)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同時,依託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展教學資源開發中心和認證培訓中心建設。
該項目旨在落實好第4次中瑞教育政策對話有關共識,引入瑞士智能製造領域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先進模式,借鑒國際“雙元制”教育經驗,開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合作新模式。智能製造創新實踐基地將圍繞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創新技術示範中心、標準技術應用中心,聚焦數控技術、柔性自動化生産線、工業軟體、質量檢測、工業互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引入瑞士産業合作機構、跨企業培訓中心、職業院校等優質資源,推動人才培養更好適應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實際需要。同時,雙方共同實施教師能力提升計劃、教學資源庫建設、開發認證考評體系、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開展課題研究和就業服務等建設任務。
按照“達標一個、建成一個、示範一批”的總體要求,預期經過3-5年的建設,建成一批中瑞智能製造創新實踐示範基地,輻射帶動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院校提高智能製造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建設期間,中瑞教育合作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中期檢查、考核評估和結項驗收,着力打造中瑞兩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的精品項目,逐步形成符合我國現代産業體系建設需要、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新模式。
近期,基地研究課題項目的申報遴選工作將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