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1/ 05 09:06:51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初中免費在線輔導全市鋪開,和校外培訓班有區別嗎?

字體:

  從2022年1月1日起,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拓展至全市,全市646所學校的33萬餘名初中生都可以免費享受在線輔導了!這個五年前在北京郊區初中學段啟動的教育項目,如今為何要覆蓋全市所有初中生?參與在線輔導的教師來自哪?學生想參加如何報名?這種在線輔導與以前的校外培訓班有區別嗎?

  問題1

  在線輔導是什麼?

  在線輔導不是簡單的補課和答疑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 李奕

  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面向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開展,全市所有的初中生都可以免費享受在線輔導,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強基礎、補短板、提能力。可以説,這是北京探索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深化“雙減”政策的一個重要舉措。

  我們提出這樣的方案,真正初衷是希望為學生們提供三次教育服務供給,構建首都高質量教育體系。具體來説,就是在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校內三點半之前的基本公共服務屬於一次供給,校內三點半之後的延伸服務屬於二次供給,開放型免費在線輔導屬於三次供給。

  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當作教育“消費者”來看,根據我們的整體設計,校內三點半之前是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為學生配置師資和學校硬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接受老師的班級教學服務,進行的是第一次“消費”,消費的是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和課時;三點半之後的校內課後服務要求學校學科教師打破行政班級,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的課業輔導,並且要開展學生體育鍛煉和豐富多彩的綜合拓展類活動。在這一時段內,學生進行的是第二次“消費”,仍然是全免費的、由政府提供的,學生見到的老師、課程以及共同消費的同伴都可能發生變化,彌補了第一次消費的不足。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想多學古文,有的孩子可能想學函數的延伸知識,還有的孩子可能想多聽故事……在這種需求下,老師的供給模式和學生的消費模式發生了改變,老師可以跨年級、跨校開展教學,旨在為那些真的學有特色、有個性發展愛好的孩子提供課後服務,讓孩子們在更廣闊的環境和資源中選擇性“消費”。即將在全體初中學生中開展的在線輔導,我們把它定位為學生的第三次“消費”,通過信息技術打破時空界限,老師跨校、跨區對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響應,搭建了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這也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構建首都特色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必由之路,目的在於把每個孩子的優勢、特長展現出來,讓每個孩子各得其所地發展,從而實現真正的優質均衡教育。

  從這個項目的本質來看,在線輔導既為孩子選擇了自己想選的、有優質教育服務屬性的老師提供幫助,也為孩子尋找跟自己有共同學習愛好和發展特長的新同伴提供了可能。所以,這個項目有兩個別稱,一個叫“雙師工程”,另一個叫“智慧學伴”。當然,有一點需要明確,即在線輔導不是簡單的補課和答疑,它與之前社會上的校外培訓班有顯著不同,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正常的補課和一般性答疑在校內第二次供給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尤其是在“雙減”政策實施後,北京構建的高質量教育服務體系給予了學生第三次消費的機會,遠遠超越了原來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的課標要求。

  就像國家在完成扶貧攻堅後走向共同富裕一樣,義務教育在完成了基本達標驗收之後,進入到優質均衡階段。這種以“互聯網+”和大數據深化創新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方式,實現了教師服務屬性精細化的萃取和在線流轉,為初中學生提供了精準化、個性化、多樣化的在線教育服務供給,推動了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個性化教育服務模式的創新,保護、發現並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培養學生發展適應未來開放式學習環境的新型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和家長的實際獲得感。

   1 2 3 4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517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