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 24 14:44:51
來源:新華網

“雙減”釋放校園活力:北京一零一中舞&劇《初見納蘭》上演

字體: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 23日下午,北京一零一中大型原創校園舞&劇《初見納蘭》上演。該舞&劇講述了清代詞人納蘭性德一生的經歷,全劇由一零一中雙榆樹校區師生們參與劇本原創、獨立排練與演出,小演員們多為學校初二年級的學生。

  北京一零一中雙榆樹校區,地處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故居桑榆墅舊地,多年來,學校持續推廣以納蘭詩詞為載體的“蘭文化”,每年開展“納蘭詩會”活動。老師們創新形式弘揚傳統文化,結合人物特點,通過詩詞將故事橋段串聯在一起,將學校開展的舞龍舞獅、中國鼓、武術等傳統文化教育融合進來。多種藝術形式結合,讓學生在提高藝術品味的同時,獲得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發展。此次上演的《初見納蘭》的舞&劇,既是學校在“雙減”政策之後開展的創新之舉,也是學校結合本校區獨特的校園文化,開展的特色活動之一。

  “我們採用舞&劇的方式,是希望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層次地了解。同時,學生們在演出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習舞&表演知識技巧,還要去背誦大量詩詞,也要學習音樂的旋律並將詩詞唱出來,這樣的學習是跨學科的、知識容量非常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舞&劇負責人朱向近老師這樣説。

  在舞&劇的前期準備中,朱向近帶着同學們線上研讀劇本、寫人物小傳,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和學生們交流,周末分組排練,讓學生們在表演中體會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同學們收集整理納蘭性德生平資料、研讀他的詩文,對這個人物加深了認識,通過演戲的這個過程,背誦詩詞也變得不再枯燥。

  據悉,長期以來,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深入開展“生態·智慧”教育,讓教育教學更具人性化、個性化與精準化。“雙減”政策落地後,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積極推進政策的實施。開學時,在集團大會上,校長陸雲泉向全體教師提出,要提高教學效率,做到減負增效,提高常態課教學質量;減少考試、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個別輔導;要加強作業管理,重視作業設計研究,推廣多樣化作業、有針對性作業、具有可選擇性的分層作業等,實現作業總量控制。

  “雙減”政策倡導的提質減量、減負增效,也為雙榆樹校區開展五育並舉的素質教育拓展了空間,為學校的教育創新帶來新動力,讓校園煥發了青春活力。“以前放學後,我們着急趕往校外的補習班。現在,放學後的時間我們能自由支配,喜歡戲劇的同學就可以來排練了!”在採訪中,一位學生這樣説。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38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