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8/ 30 08:2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張鈸:堅守三尺講臺逾一甲子 醉心AI創新超40年

字體:

張鈸近影

張鈸(左一)在實驗室與博士生討論。(1995年)

參與清華大學智能機器人實驗室建設的科研人員合影。左一為張鈸。(1985年)

科學家寄語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重構全球創新版圖。人工智慧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戰略重點之一,近年來獲得長足進步,給經濟社會發展産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表現亮眼,已成為世界人工智慧主要創新中心之一。根據《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在人工智慧高層次人才數量和專利申請量等關鍵指標上,中國位居世界前列。這亮眼表現的背後離不開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等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作出的奠基性、開創性貢獻。

  早在40多年前,張鈸就開始投身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發表了中國第一篇人工智慧領域的學術論文、獲得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第一個國際重要獎項、領銜成立國內首個智能機器人實驗室、培養了本土第一位人工智慧領域博士畢業生,組建中國第一個人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第一”樹立了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個裏程碑,推動中國在此領域大踏步前進。

  從不被看好到刮目相看

  中年成功轉型研究人工智慧

  今天,“人工智慧”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熱詞,但是在40多年前,中國科技界對該詞匯還很陌生,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對該領域也知之甚少。1978年,已從清華大學畢業留校任教20年的張鈸由于所在係調整而改變專業方向,進入一個全新研究領域——人工智慧。

  張鈸時年43歲,中年轉型不僅知識結構上面臨很大挑戰,而且對人工智慧領域國內知之甚少,求教無門。張鈸回憶説:“當時國內科研人員對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的認識很有限,甚至相關資料也非常少。”當時,國際上人工智慧已經有了約20年發展歷程。隨著國門打開,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興起,張鈸獲得了與國際同行交往的機會。

  1980年初,張鈸赴美訪學。然而,抵達美國後,他就在與外國同行交流中感到一種説不出的尷尬和鬱悶。“你們是從中國來的?知道什麼是人工智慧嗎?”有外國研究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張鈸很受刺激,立志讓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國際先進水準,贏得外國同行的尊敬。

  在訪學過程中,張鈸率先發現數學與人工智慧結合的廣闊前景。張鈸説:“當時,我覺得人工智慧要深入發展下去,提高演算法效率,必須要很好利用數學這個工具。”于是,他選擇跟數學出身當時尚在安徽大學任教的張鈴教授合作,一起推進人工智慧研究。

  由于跨國電話資費昂貴,兩人只能通過郵寄書信的方式進行溝通。對當年與張鈴中美飛鴻、合作科研的往事,張鈸介紹説:“當時,中美間一封航空信大概要人民幣8角錢,寄給對方約10天才能收到,一來一回就要約20天。我們計算過,一封信如果超過5張紙,就會超重,須多付郵資。為了省錢,我們特意挑相對薄的紙,寫非常小的字。”

  就這樣,張鈸跟張鈴開始了一場跨越大洋的人工智慧合作研究。約1年後,他們聯手完成了一篇人工智慧領域的論文,實際上這也是中國科學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成功發表于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國際期刊《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匯刊》,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這讓張鈸等中國學人頗為揚眉吐氣,也增強了他為中國人工智慧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信心和決心。

   1 2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34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