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6日電 河海大學是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日前,河海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倪揚做客新華網“2021高考情報局”,向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今年學校的新增專業和招生政策變化等情況。
特色鮮明 專業強勢
倪揚介紹,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入圍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工程學、環境/生態學等學科實力強勁,擁有10個國家重點學科及培育點。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河海大學超過三分之一的參評學科躋身全國前30%,水利工程列為A+,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位列A類,馬克思主義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社會學、力學、電腦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軟件工程、電氣工程、資訊與通信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公共管理等13個學科位列B類。
倪揚表示,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工程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地質工程、機械工程、海洋科學、數學類、地理資訊科學、會計學、工程管理、社會學、法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等都是學校的強勢專業,也是近年來考生報考較為熱門的專業。
堅持“四個面向” 科研學術成果多
倪揚介紹,河海大學堅持“四個面向”,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高層次科研創新平臺,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行業需求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擁有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8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和4個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河海大學以保障國家水安全為己任,聚焦大江大河治理和水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緊密結合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南水電開發、引江濟淮等重大工程建設管理,承擔了一大批國家層面重點、重大研究計劃和重點、重大工程科研項目,成果眾多。2010年以來,河海大學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0項,部省級科技成果獎700余項。
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加強人才定制化培養
倪揚表示,河海大學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開展,與近30個國家(地區)的百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所)際協作關係。學校每年組織上百名學生赴多所國際知名大學進行學分課程學習;寒暑假組織上百名學生分赴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開展文化交流互訪活動。除了短期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學校還與多所著名大學開展合作辦學,每年選派百余名在讀本科生出國留學。
獎助學金八位一體 保障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倪揚表示,河海大學建立了“獎、貸、助、勤、免、補、減、償”八位一體的資助政策體係。學校積極構建資助與育人相結合的聯動助學體係,扎實做好精準資助和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激勵優秀學子奮發成才。學校設有50余項學生獎助學金,多項獎助學金超10000元,總覆蓋面超過70%。
就業品質高 就業率穩定
倪揚介紹,河海學子素以“基礎寬、重實踐、學風好、品德優”而得到用人單位好評。長期以來,學校與水利、土木、電力、交通、機械、環保、IT、建築、金融、文教等行業千余家重點單位建立起了穩固的人才輸送渠道。
倪揚進一步介紹,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品質一直保持在較高水準。2020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南地區,佔比達83%以上。畢業生就業單位與學生專業契合度較高,本科生赴重點行業就業比例保持在88%以上,到優質單位、國家重點領軍行業和新興産業行業就業比例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