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日電 近日,由新華網和教育部合作推出的“網上重走長征路”黨史故事百所高校接力講述活動(以下簡稱“黨史故事百校講述活動”)圓滿收官。自3月8日以來,共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111所高校參與黨史故事百校講述活動,截止到5月31日,該活動全網關注量3.52億,網民評論數34.15萬,相關視頻播放量達9567.18萬。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為了深入推動“四史”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黨史故事百校講述活動從用好校史中蘊含的豐富黨史資源入手,鼓勵師生通過微視頻形式,多維講述黨史人物故事與自身感悟。文物切入、舊址探訪、書信朗讀……高校師生以不同視角探尋先輩們的奮鬥軌跡,跨越時空同頻共情,感悟先烈們的愛國之心與報國之志,感觸老一輩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炙熱初心與優良作風。
自啟動以來,黨史故事百校講述活動在高校之中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廣大師生在百年黨史學習中激發時代信仰、汲取前行力量。清華大學學生胡琨&&:“從校史出發去理解黨史,在黨史與校史的交匯中講述民族復興的歷程,讓我們增添了更多的親切感,促使我們自發地去了解黨史。”上海交通大學學生楊振家感慨道:“愛國情與報國志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就在平常學習中的一次次推演、計算中,在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工作者的治學研究中。我們青年一代不應止於感動,更要行動,跑好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接力棒’。”中國礦業大學學生劉璇&&,此次活動讓自己對百所高校歷史上的紅色故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觸動自己以更加昂揚飽滿的奮鬥姿態建功新時代。東華大學學生任澤宇作為此次東華大學黨史故事的講述者,深深地被學校的校史與老校長溫仰春的故事所鼓舞,他説:“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我也將帶着這樣的精神砥礪奮進,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