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4/ 26 14:40:4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教育扶貧:世界關注中國經驗

字體:

  魯班工坊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的知名品牌,近年來進入廣大發展中國家,開展技能培訓,促進當地就業和脫貧。圖為在吉布地魯班工坊學習的當地青年。劉俊仁攝

  河北邯鄲近年來通過建設現代職業教育示范區,打造了一批職教名校,增強了本地青年創新創業和就業技能。圖為邯鄲一家職業學校的學生在進行網絡工程實習。新華社發

  作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第4項目標(SDG4),優質教育如今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重點。教育對減貧具有重要作用,確保享有優質教育權、減少文盲以及促進社會整體教育水準發展等教育重點政策可以改變農村貧困人口所處的困境,這既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也被認為是實現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戰略。

  日前,教育扶貧國際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召開。會議以“教育:消除貧困的重要途徑”為主題,聚焦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探討教育與減貧的關係,分享中國教育扶貧的成功實踐與經驗做法。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經過長期持續奮鬥,到2020年底,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創造了中國減貧史乃至世界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累計有514.05萬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數以百萬計的貧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學生,高等教育向貧困生傾斜,促進了社會的向上流動。

  “中國實施精準扶貧方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將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現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教育扶貧國際研討會開幕式致辭中指出,貧困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消除貧困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普及有品質的教育是消除貧困的關鍵基礎。

  另一組數據也反映出中國在教育扶貧方面所做出的扎實努力。2020年,中國貧困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較2015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接近全國平均水準。與此同時,截至去年底,義務教育階段1.45億學生中,輟學學生由臺賬建立之初的60多萬人降至682人,其中20多萬貧困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田學軍表示,中國大力支援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構建完善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廣泛動員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實施産業扶貧,幫助眾多貧困鄉村走上致富道路,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補齊貧困地區的教育短板,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中國的教育扶貧提升了貧困家庭的脫貧能力,有助于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從隴中黃土高原的深山到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從寬敞明亮的新校舍到免費職業教育“托底”……以教育為抓手,中國教育脫貧攻堅影響之深遠前所未有,也極大開拓了貧困人口子女的發展空間。

  贏得國際社會好評

  盡管許多國家和地區已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優先事項和戰略納入其國家發展計劃和項目中,但仍有不少國家弱勢群體受教育權需特別關注。

  在發展中國家,教育和技能培訓相聯繫,對于確保青年人掌握必要的就業技能來使他們擺脫貧困至關重要。根據《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估計,2030年全球仍將有2億多兒童失學,實現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進展過于緩慢。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脫貧目標,獲得了國際社會極大關注。

  “中國的成功實踐表明,教育和技能培訓對消除貧困具有基礎性作用。我相信,中國作為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貢獻最大的合作夥伴之一和創始會員國之一,將為世界提供教育減貧的經驗與做法。”研討會上,與會國際專家對中國減貧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功給予高度評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優先和對外關係助理總幹事馬多戈就是其中之一。馬多戈表示,人類為消除貧困奮鬥了數十年,發展面向全民、有品質的教育對社會發展具有關鍵作用。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發展有品質的教育。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國際及比較教育研究所教授赤那帕認為,中國實施的教育精準幫扶對世界各國開展教育扶貧工作都非常有參考意義。“中國使數億人成功擺脫貧困,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壯舉。”赤那帕説。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賈尼尼看來,教育扶貧與發展公平、包容、有品質的教育緊密相關。賈尼尼十分讚賞中國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聯盟的支援,以及為保證教育連續性做出的積極貢獻。賈尼尼表示,教育必須要基于綠色經濟的數字背景被重新考量,並使用終身學習的方法來駕馭世界的快速變化。“我們目前最大的危險就是意識不到教育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全球團結,需要適當的財政支援以及經驗分享來幫助我們加強教育,要基于合作精神,加快行動,讓更好的教育成為現實。”她説。

  交流合作惠及各國

  研討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副主任王力分享了正在編制的《從國際視角看中國教育精準扶貧案例集》,介紹了中國教育扶貧的重點舉措和典型案例,並呼吁國際社會加強教育扶貧領域的合作交流。

  “中國教育扶貧有4個重點目標,一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品質,以及能夠保證全民受到教育;二是加強高等教育區域發展能力建設;三是加強職業教育,提高就業驅動型就業能力;四是推進繼續教育培訓,提高勞動力市場競爭力。”王力指出,基于這樣的目標,中國從包容、公平、平等、精準和全面等五方面入手,制定了教育扶貧的政策框架。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累計有800多萬貧困家庭學生接受了中高等職業教育,而通過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中西部貧困地區孩子實現了“升學有路、就業有門”。目前,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學好一技之長,已成為許多職業學校在校生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途徑。

  與此同時,中國高校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精準對接貧困縣實際需求,取得良好成效,為促進區域全面發展發揮作用。其中,64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累計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超25億元,培訓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超46萬人,培訓貧困地區教師近10萬人次,落地實施科研項目1949項,引入企業實際投資額151.6億元。此外,通過“特崗計劃”“國培計劃”等政策,在扶貧地區已建立起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教師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埃及實施了和中國類似的教育扶貧策略,給兒童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孩子提供免費基礎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幫助貧困人口獲得脫貧致富的技能。”埃及艾爾·凱爾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阿卜杜勒·拉曼表示,中國分享的教育脫貧經驗對于全球共同探索教育互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拉曼十分感謝中國對埃及教育減貧工作的支援,希望雙方能在教育交流合作中取得更大成果。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指出,中國的巨大成功和世界各地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看到:只要有堅定決心、不懈努力和科學策略,就能夠普及教育,消滅貧困。“中國願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加大對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支援力度,攜手推進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秦昌威説。

【糾錯】 【責任編輯:郭亞麗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2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