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4/ 21 09:38:3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回國創業 邁好第一步

字體:

  郭盛近照。

  吳玉華近照。

  唐亮近照。

  匡明(左)正在與團隊成員商討平臺搭建方案。

  摸準浪潮下的洋流方向

  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引發的眾多不確定性後,許多人不由發問:還要不要堅持創業夢想?而面對如今的海歸“回國潮”,人們對此似乎更難抉擇。我的答案是,創業不易,要摸準浪潮之下的洋流方向。

  先説説機遇在哪裏。近年來,各國的創新競爭紛紛聚焦人工智慧、高科技制造業、5G等關鍵技術,而一些優勢國家奉行的技術保護主義倒逼中國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技術創新正在迎來自力更生的歷史拐點。當前,隨著産業結構加速升級,國內就業創業環境也得到不斷改善。對于具有國際化視野、前沿技術的海歸群體來説,有能力將自身“國際化積累”轉化為“本土化武器”,具有一定創業優勢。

  另一方面,挑戰也不容忽視。隨著出國門檻降低、海歸人數增加,海外背景雖然仍有優勢,但不再具有稀缺性。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有意在國內發展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增幅達33.9%,遠高于去年同期。此外,隨著人才結構更加年輕化和高知化,“人有我優”也變得更加重要。僅僅追逐浪潮還不夠,海歸創業更需看到浪潮之下的洋流方向。

  我有一些建議送給“海派”創客們:

  第一,找準土壤。準確了解國內區域發展趨勢、把握政策動態,是海歸創業的必修課。在我留學的時代,海歸回巢多瞄準“北上廣深”,但當下區域經濟蓬勃發展,各城市産業結構各有側重。例如,長三角地區金融業強勁,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數字經濟新業態成為優勢;珠三角電子資訊産業集中程度高,先進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齊頭並進;還有以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健康”産業為主的海南自貿港。同時,杭州、成都、武漢等新一線城市近年來發展勢頭也十分強勁。因此,盲目蜂擁一線城市未必明智,創業海歸應將自身競爭力與當地産業布局有機結合,找到豐沃土壤。

  第二,借助外力。在各地區的不同政策中,除落戶、創業補貼等切實利益外,海歸可借助的外力越來越多。如今國內各種孵化基地正在蓬勃發展,通過建設平臺、政策幫扶為海歸創業提供更多便利,降低成本。除了借助政府的良好政策環境,找到行業內有實力並有開放創新意願的大公司、投資人進行合作,也是一條縮短創新落地的有效路徑。

  第三,深耕技術。高新技術在國際競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實際的市場競爭中更是制勝法寶。海歸創業者需要利用跨文化思維與技術優勢,積極創新迭代,避免盲目追風口。在全球産業鏈重構的趨勢下,我建議創業海歸人才沉淀技術,增強向産業鏈上游進軍的意識,爭取在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

  第四,重視人才。對于創業者來説,找到合適的創業夥伴是至關重要的。創業理念、價觀、默契度……無一不影響著創業萌芽的生根落地。同時,作為一家初創公司,要注重樹立雇主品牌意識,給予個人發展的空間,及時激勵,引得來“大牛”更要留得住“大牛”。

  海歸人才應當珍惜當下國內巨大的市場潛力、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爭取為自身發展開拓更大的藍海。(郭 盛作者係智聯招聘首席執行官,留美海歸)

  把握創業中的六要素

  創業不易,在我看來,重點是要破題其中“六難”:組建創業團隊難、轉化技術難、尋找資本難、開拓市場難、提出新的商業模式難、可持續發展難。但是,如果反過來看“六難”,就是創業成功的6個要素:人才(如何組建一支互補團隊)、技術(如何轉化成能盈利的産品)、資本(如何為創業隊伍注入血液)、市場(如何賣出産品)、商業模式(如何使自己團隊優于他人)和可持續發展(誰能笑到最後)。

  一是組建創業團隊。團隊是由一個個專業人才組成的,在做創業團隊頂層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這些人有可能就是公司後備高管隊伍,因此在選人時不僅要有各領域裏最合適的(不一定是最頂尖)專業人才,還要注重人格品質,特別是要確定創業合夥人或第一批員工當中,至少有1/3具備非常好的發展潛質。大家在志同道合前提下,還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能在艱難困苦面前不退縮、不懼怕、不灰心。當然,更重要的是在創業成功後依舊精誠團結,一切以公司利益為重。同時,選人時還要注意隱藏在成員背後的寶貴資源,有時選對了一個人,就意味著選對了他所能帶來的人脈、創新、銷售、品牌和國際渠道等資源。

  二是轉化技術。回國創業的海歸常常技術傍身,但缺乏將技術以最有效方式轉化為能帶來利潤産品的渠道。如今,很多大學研發機構和高科技企業都已經具備了完善的孵化體係,孵化功能完善。善于利用這些孵化平臺的資源,就可以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來進行科技成果轉化。

  三是尋找資本。有人説,資本就像天上的雲,飄來飄去,直到瞄準一個好目標時才肯進入。對初創企業來説,還沒有自己的固定資産和值得押寶的部分,因此更需要投資者對創業者本人人品、毅力的全面認可和放心,“信這個人”便格外重要。此外,要選擇那些資本市場相對發達、政府支援基金力度較大、願意幫助企業一起成長的城市和地區。

  四是開拓市場。我們遇到過一些海歸回國創業者,他們沉浸在實現技術突破的喜悅之中,把産品做得非常完美,然而在投發市場時才突然發現,這種産品僅僅是自己欣賞,卻並非市場共同認可和需要。即便有不少優秀的銷售人員,仍然無濟于事。因此,開發任何技術和産品,是否能夠贏得市場青睞和需求至關重要。

  五是提出新的商業模式。常會聽到一些海歸創客抱怨,自己的團隊、技術、産品都具備優勢,但就是打不開市場局面。這裏就涉及到商業模式的問題。商業模式越新就越好嗎?並不盡然。其實,很多傳統商業模式已久經考驗,只要給它注入新的元素就能重新激活。而一些團隊執著于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效果並不一定理想。

  六是可持續發展。有些團隊前文中的五方面都做得很好,但若幹年以後還是解散了。究其原因,是團隊乃至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沒有做好,比如缺少持續健康公正透明的合夥人制度、缺乏符合最新環境保護要求的生産工藝和産品或者品質一貫制管理體系,等等。這些,也需要團隊創業之初納入規劃。(吳玉華 作者係上海市張江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常務總裁,留德海歸)

  職場歷練的汗水不會白流

  2000年至2002年間,我在荷蘭學習、生活了兩年多,如今回望已是20年前。剛回國時,我並未規劃過日後要創業,而是在快消品行業裏一步步歷練。現在看來,這些年的經歷為我2015年的創業奠定了基礎。對于今天有意願歸國創業尤其是從工作崗位邁向創業之路的海歸,我有3點建議:

  一是賽道選擇。大學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報紙記者,但我的個人興趣卻在市場行銷,特別是跟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的快消品行銷。考慮到在國外所學也是商科,留學歸國後我決定轉行。我當時的判斷是:作為一個經濟快速增長的人口大國,快消品市場巨大,也會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家是國際知名的快消品公司,另一家是國內中型電器企業。雖然前者崗位不及後者光鮮,但快消品的市場行銷更符合我的個人興趣。所以,我還是堅持選擇了第一家企業。其實,無論是內銷還是外貿,兩個行業都蘊含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相比之下,對行業本身的興趣是讓自己堅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二是擁抱變化。每一次“重新開始”其實都在為創業積累寶貴經驗。做銷售期間,我曾向公司上級提出未來想轉市場部。而這並不容易,因為這家公司幾乎沒有銷售轉崗市場的案例。我仍舊不死心,在做好本職銷售工作的同時,將自己對産品和推廣的想法都記錄下來,並找準機會與市場負責人面對面地溝通了我的想法。幸運的是,我得到了他的認可,接下來幾個月,我獲得了調動到上海總部的機會。

  從銷售轉市場,意味著要放棄銷售中層經理的職位,從市場部的基層崗位做起。但我認為,快消品的核心部門是市場部,好比火車頭;銷售是後面的車廂,雖然也能推動火車前進,但方向是車頭定的。因此,即便有短期個人損失,我仍決定轉崗。

  這樣的決定並不容易。類似的“重新開始”後來又出現過一次。2006年,一家行業內堪稱“黃埔軍校”的快消品企業對外招聘,如果要換一家公司,就意味著又要放棄在原公司擁有的成績,從頭做起。當時,學長的一句話説服了我:“如果想在中國從事快消品行業,進入龍頭企業積累經驗將是寶貴的財富。”

  直到2015年,我為這家公司工作8年後,在40歲時決定開始創業。其實,只要職業發展的主方向沒有變,那麼這一次次“清零”,短期看是損失,長期看卻是收益。

  三是做正確而不是容易的事情,越難的事情越要搶著做。在外企時,許多人喜歡做短期內能出成績的工作,畢竟,年度評估年年做,這關乎加薪幅度乃至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我覺得選擇難的項目也不錯。比如説,“深度分銷”是一個年年談卻很難出成績的項目,越往下走,分銷覆蓋難度越大。分項目時我連續兩年選它,不是為了磨煉意志,而是想好好鑽研一下這個“老大難”問題,就算項目最終沒有成功,我至少知道哪些方式是行不通的。回頭看,這些不容易的項目像磨刀石一樣,慢慢將我的想法打磨得更加鋒利。

  從留學回國到自己創業的20年,職場歷練就像是在磨一顆顆“珠子”,在創業那一刻,這些珠子串起來了。那時才發現,每一滴汗水都沒有白流,功不唐捐。(唐 亮 作者係氨基酸個人護理品牌“植觀”創始人,留荷海歸)

  努力實現本土化創新

  就讀康橋期間,我被安排到英國當地一家著名醫院實習,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病患在到達醫院前,醫生已經接收到病人在家期間的體徵數據,見面後,醫患二人在一間屋內閒話家常般便輕松愉快地完成了整個就診過程。在診療的同時,醫生對病人下一階段用藥方案已做出精細調整。

  “您是如何完成診療的呢?”我當時好奇地問醫生。

  “事實上,慢性病治療的關鍵是習慣,聊天過程是為了尋找數據變化的真正原因。”醫生回答。

  正是觀察到這樣一個看似簡單隨意卻能對病患做出更精準診斷的診療過程,我心中埋下了創業的種子——用創新打造中國式慢病管理,為醫療“減負”。帶著對未來醫療的憧憬,回國是我的必然選擇。同許多海歸創業者一樣,有了想法之後,更重要的是將想法一步步落地。

  創業過程中,我發現本土化創新是第一要素。一方面要尊重中國國情。國內的信息化改造已走在國際前列,並培育出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需求以及使用習慣;另一方面不能照搬國外模式,而是要向國際展示中國“信息化+産業改造”的力量。

  思路上要有創新。比如,創業之初,我們就在思考如何幫助醫務工作者提高診療和慢病管理效率。以血糖管理為例,長久以來,醫護人員統計病人血糖情況時需要逐個檢測再手動錄入醫院係統,如果一個病區有100多名病人,每名病人每天統計幾次就是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繁瑣工作容易出錯。我們的思路,就是通過一體機和作業系統,使護士檢測的血糖數據可以實時上傳,同時部署到不同科室,幫助醫護人員提高效率。

  技術上也要創新。不僅是模式創新,還要有硬科技——只有技術過硬才能為産業帶來真正的升級改變,為社會帶來持久價值。

  與此同時,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保持創新的態度就是保持年輕的心態。我充分信任更年輕一代的實力,並願意在團隊中發揮他們的力量。“90後”“95後”甚至“00後”是“互聯網原住民”,對創新有著極為敏銳的嗅覺與渴望,善用年輕員工,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展示平臺,是企業不斷發展創新的基石。

  比如,為了讓智雲平臺的醫療服務能力更有保障,我們的團隊——一群“90後”為主的年輕人,共同研發了智雲醫療大腦。通過智雲醫療大數據核心演算法,基于智雲醫學引擎,再不斷利用大數據進行反覆學習和優化演算法,在醫生端應用線上輔助診斷決策,降低醫療誤診率,同時也能在患者端和藥房端形成智能分診導診係統。此外,還可以優化醫生排班係統,支撐智雲平臺醫療服務能力。這些都是年輕技術人員和研發人員的創新。

  創業中要緊跟國家發展戰略,發揮創新力量。“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以來,中國大健康産業迎來了全新發展階段,國內數字健康産業還有許多發展潛力有待挖掘,這也給海歸帶來了新的機會。希望有更多海歸人才投身祖國的健康事業,共同為實現我們美好的健康未來而奮鬥。(匡 明 作者係慢病管理和智慧醫療平臺智雲健康創始人,留英海歸)

【糾錯】 【責任編輯:郭亞麗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2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