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産黨百年歷程中
有一首屬於中國高校青年的烽火壯歌
今天的黨史故事百校講述活動
為您講述的是河南大學校友、人民音樂家馬可和那一代人的青春故事

17歲的馬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大學化學系,他對自己最初的青春規劃是成為一名化學家。然而,面對日寇入侵、四郊多壘的社會現實,馬可意識到,民族危難之時,音樂的救亡效果也許更加直接。
於是,他毅然放下手中的試管和燒杯,投身革命歌曲創作。

河南大學怒吼歌咏隊,前排左五為馬可。
馬可與更多的革命摯友一道,用腳步丈量祖國的萬水千山,一路戰鬥、一路高歌,創作出大批反映人民生活、激勵民族覺醒、謳歌時代洪流的音樂作品。

馬可創作手稿
一邊是連天烽火,一邊是弦歌不輟
手無寸鐵的河大師生,不畏生死、五次遷徙
課堂作為戰場、讀書當成戰鬥
熱血殷紅、弦誦不絕
@中央美術學院
接力棒交給你
請繼續講述黨史故事!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