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故事百校講述活動
今天聽天津大學講述張太雷的故事

在天津大學敬業湖畔,北洋廣場旁邊,有一座地標性的雕像。雕像的主人公是一張英俊年輕的面龐,戴着眼鏡的書生模樣,沉思着看著校園的年輕學子。他就是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張太雷。1927年,張太雷在領導廣州起義的戰鬥中犧牲時,年僅29歲,生命戛然停止在最美好最壯闊的青春年華。

▲張太雷畢業證書(原件藏於天津大學檔案館)
1915年年底,張太雷考取了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法政科。
1920年6月,張太雷圓滿結束了歷時4年的大學生涯,以品學兼優的成績畢業於北洋大學。張太雷在北洋大學畢業後,往來京津之間,為革命奔走。
有一封張太雷寫給妻子的家書現藏於中國革命博物館。其殘破的外表述説着幾十年的風雨顛簸;其塗改的筆跡抒發着內心的躊躇與謹慎。
是什麼讓他不惜犧牲家庭的幸福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或許他早已在這封家書中給了我們答案,這就是“謀將來永遠的幸福”的初心。

▲ 張太雷與妻子陸靜華
張太雷在信中提到要“謀將來永遠的幸福”,這正是共産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 張太雷烈士家書手稿(原件藏中國革命博物館)
126年求是篤行,凝聚塑造了天大品格,
新時代的天大人將繼續秉承
興學強國的使命、實事求是的校訓、
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
矢志創新的追求,
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
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貢獻天大力量!
@青海師範大學
接力棒交給你
請繼續講述黨史故事!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