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粉紅狼
日前,《國人工資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殷劍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工資盈余的投向,除了銀行還有互聯網理財,而後者的主力軍是90後。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99名90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4%的受訪90後在理財,74.7%的受訪90後認為理財是必備的能力。在受訪90後看來,操作方便快捷(62.6%)、準入門檻低(59.7%)和小額及時存取(54.1%)是互聯網理財較傳統理財吸引人的地方。
受訪90後中,男性佔54.3%,女性佔45.7%。
47.5%受訪90後每月理財額度佔工資的一到三成
“我現在已有一定的存款,錢一直放著會越來越不值錢,應該關注一下理財。我打算將一小部分資金放在P2P(互聯網借貸平臺——編者注)平臺上試水。”中科院在讀博士生朱飛亞表示,除了正常花銷,剩下的收入都用作理財了。
北京郵電大學碩士生劉朝華説,自己口袋裏一有錢就會去理財,“曾經買過一些大的保險公司的理財産品。一般我會根據手裏的資金狀況來分配理財額度,除去基本花銷,剩下錢的50%我都用來理財”。
民調顯示,70.4%的受訪90後在理財,25.8%的受訪90後正有理財的打算,僅3.8%表示不會去理財。至于理財額度佔每月工資收入的比例,比例在11%~30%的最多,有47.5%,其他比例為:31%~50%(23.1%)、1%~10%(18.9%)、51%~70%(5.8%)等。
“傳統的理財要去銀行辦理,耗費時間長。而互聯網理財簡單易操作,各種資訊在網上檢索也比較方便,我更偏向互聯網理財。”朱飛亞説。
目前在北京某銀行上班的馬梅(化名)説,據她觀察,來銀行理財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年輕人不多。“90後花銷大,剛工作手裏攢的錢也不多,他們更適合短期、流動性好、零存整取的理財方式,而互聯網理財剛好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
在傳統理財方式和互聯網理財方式上,58.4%的受訪90後更偏向互聯網理財,12.1%的受訪90後更偏向傳統理財,29.5%的受訪90後則表示各有千秋,因時而異。
相較于傳統理財,操作方便快捷(62.6%)、準入門檻低(59.7%)和小額及時存取(54.1%)是互聯網理財最吸引90後的地方。其他特點還有:收益更高(40.4%)、交易成本低(24.9%)。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2017年“我向總理説句話”建言徵集活動
2017-02-21 09:55:26
-
[兩會熱力榜]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帶感"的話
2017-03-06 13:49:56
-
[兩會單車日記]一輛有故事的共用單車
2017-03-06 13:49:35
-
如高考取消英語科目,利大還是弊大?
2017-03-06 10:22:52
-
降低法定結婚年齡能否提升生育率?
2017-03-05 08: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