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不“遺”,打造不一樣的發展密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9/28 19:51:27
來源:新華網

非遺不“遺”,打造不一樣的發展密碼

字體:

  倣生荷葉竹編燈具産品——“浮蓮”的設計模倣了自然界中浮蓮的形態,在工藝上從傳統編制技法出發,研究竹編編制組合的更多可能性,打破了傳統竹編整齊劃一的狀態,營造出多層次的、豐富的展示效果,並結合現代生活空間與現代審美,以錯落有致的組合方式展現。葉面設計選取了平編、三角孔編、六角孔編等不同的編制手法進行疏密有致的結合,部分葉面採取鏤空編制技法,確保葉面有良好透光性。整個燈具採用倒置懸挂的方式進行陳列,人們行走其中,抬頭間倣佛置身于星羅棋布的夏日荷葉當中。

  這幅作品的主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海南東坡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馮增。他23歲跟隨父親馮輝天學習東坡笠制作,全盤繼承了父輩的手藝,並在傳統的技法上繼續鑽研,不斷提高制作的速度與精美度。

  説到東坡笠的未來,馮增超兩眼放光。他侃侃而談:傳統的東坡笠是遮陽擋雨的工具,其造型獨特、美觀輕巧、堅固耐用,一般能用十多年,甚至更久。農家耕田插秧、牧牛割草,訪親趕集都戴東坡笠;甚至嫁女娶親時,東坡笠也成了頗有門面的嫁粧禮品。

  但是東坡笠傳統的遮陽避雨的功能正逐步減退。例如在星級酒店大雅之堂挂上東坡笠等傳統的農家用品,配上“孤舟囊笠翁,獨釣寒江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千古佳句字畫,這是一種文化;靚女帥哥戴上東坡笠騎著摩托車去兜風、旅行、拍照,這是一種時尚;遊人攜妻帶兒在農家樂租頂東坡笠,去田園裏採摘瓜果或在魚塘垂釣,體驗農耕生活,這是一種樂趣。

  這是《大美中國:非遺保護創意創新案例集》中講的一個故事。

  全書講述了29個非遺傳承人的故事,每一個都讓人驚嘆于這些藝術家的執著和難于想像的堅持。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筆者突然想到,散落在中國大地上這些自然遺産好比是一顆顆亮麗的珍珠,串起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同時,也樹起了中華文化自信。

  而發現、傳承和發揚,是對這些國家瑰寶的一場搶救。

  2016年,兩者合作成立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一BMW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創新基地”、致力于推動非遺可持續賦能與保護、助力“非遺走進現代生活”。有近五百位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的非遺傳承人完成了學習、培訓、乃至與大師的“一對一”共創。

  其實,一些非遺技藝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一定是因為它們曾經在某個歷史時期,輝煌地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這些傳統手工藝不再是生活必需品,而自動生成了一種文化符號和記憶。

  在《大美中國:非遺保護創意創新案例集》一書中,幾乎所有傳承人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小眾,曲高和寡,只有成為某一種技藝的大師才能解決生存問題。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成熟的商業模式嫁接成熟的傳統工藝必然會碰撞出火花。這比讓傳承人個體去做商業行銷或是讓商業品牌去研究傳統技藝要行之有效的多。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潑其泉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非物質文化遺産正是中華文明智慧結晶的縮影,蘊含著我國各民族、各時期的獨特文化內核和精華,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對于非遺來説,保護是前提,其核心和最終目的一定是尋求適應時代需要的發展,只有如此,才能讓非遺技藝擺脫被保護的“帽子”,激發自身強大的生命力。

【糾錯】 【責任編輯:廖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