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包頭科創企業有了更強發展推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26 09:33:29
來源:科技日報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包頭科創企業有了更強發展推力

字體:

  內蒙古生産力促進中心專題調研青山電氣(內蒙古)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需求。受訪者供圖

  包頭市通過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模式,聚集政府、銀行、保險、企業等多元主體,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係,形成了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金融賦能模式。

  ——吳鐵山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長

  ◎本報記者 張景陽 通訊員 李寶樂

  科技部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創新促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2.0”,促進企業與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對接,支援西部優質企業通過“新三板”、科創板上市融資。

  人才和技術是一個地區的競爭力之源,企業是人才和技術的發展平臺,而充足的資金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基石。

  “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科技和金融兩大活躍因素缺一不可。今年,包頭將圍繞發展實體經濟定位、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進一步放大科技金融‘倍增效應’,推進金融服務‘升級加碼’。”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長吳鐵山説。

  精準施策 真金白銀助力企業發展

  説到企業信貸,包頭稀土高新區財政局(金融工作局)副局長王建軒坦言,為了控制風險,很多銀行更願意多關注可以錦上添花的低風險投資,而對于起步階段急需資金支援的科技型公司則關注相對較少。

  據王建軒介紹,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傳統金融産品注重抵押物,而處于種子期、初創期和成長期的科創型企業大多缺乏可供擔保的房屋、地産等有效資産,致使傳統金融服務難以適應創新創業發展需要。

  目前,在包頭稀土高新區,投資1.2億、年産5000噸快淬磁粉項目的兩棟標準廠房即將完工。包頭市科銳微磁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科銳微磁)總經理藺繼榮説:“1.2億對一家科技型企業來説,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有賴于包頭市出臺的惠企金融支援政策,‘600+8000+3400’就解決了我們的資金難題。”

  包頭市人才創新創業基金總規模已達2億元,為使真金白銀花在刀刃上,當地有關部門以股權投資方式對人才項目進行投資,主要投向稀土産業、新能源和新材料産業、醫藥産業以及企地融合、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人才創新創業項目。

  “基金為我們的企業發放了600萬元創新創業基金,我們也成為全市第一個獲此投資的稀土企業,錢已經到賬了。”藺繼榮説道。

  截至目前,包頭市人才基金項目庫已向全市人才創新創業基金報送39家目標企業,對科銳微磁、包頭市八戒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的投資已經到位,對大為材料(包頭)有限公司、包頭深聯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4064萬元投資,完成投資進度的20%以上。

  藺繼榮繼續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8000萬是包頭市重點産業基金稀土高新區子基金發放的資金,剩余的3400萬,我們企業完全可以解決,新生産線預計2021年7月投産,是現在公司産值的4倍。”

  據了解,僅包頭市重點産業基金稀土高新區子基金設立規模就有15億元,包頭稀土高新區財政局(金融工作局)支出13.3%的金額匹配給企業,其余部分由基金公司和社會資本承擔。“這種創新的投資模式,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包頭稀土高新區財政局(金融工作局)工作人員高星光説。

  吳鐵山坦言,無論出臺何種形式的政策,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合作的最終目的,要千方百計讓轄區的機構、企業、人才在發展中及時得到“真金白銀”的幫助,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創新模式 促進“軟資産”變成“硬通貨”

  春節期間,包頭市建設銀行成功為包頭華鼎銅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鼎銅業)授信人民幣5億元。“一方面,銅産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企業生産資金投入大周期長;另一方面,銅作為大宗工業原材料,除本身具有的商品屬性外,還兼有金融屬性。”中國建設銀行包頭市分行總經理范瑞君表示,充分發揮核心企業作用,提高金融服務精準高效水準,是銀行創新金融服務的一條新渠道。

  2020年,內蒙古恒久鋼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久鋼構)採購了500噸橋翼板,這是企業擴大生産規模的關鍵原材料。隨著恒久鋼構規模的不斷擴大,業務范圍的不斷拓展,企業承攬的項目越來越多,資金需求成為擺在企業生産經營中的一大難題。自有廠房價值有限,缺少其他有價抵押物。“硬”家底的缺位阻礙了恒久鋼構通過銀行融資的渠道。

  而與此同時,包頭市正在為有效破解科技型公司及技術密集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圍繞著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進行著一係列的探索。

  “自2019年以來,包頭稀土高新區智慧財産權局和郵儲銀行簽訂了《智慧財産權質押戰略合作協議》,積極與自治區生産力促進中心、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部門和金融機構對接,爭取到了許多資金等優惠政策。”包頭稀土高新區智慧財産權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海龍説道。

  恒久鋼構財務總監王劍微摸清了家底:公司有專利24項,2020年,通過智慧財産權質押的方式,從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功獲貸300萬元,對正處于轉型期的恒久鋼構來説,無疑是一份“大禮”。

  “在包頭市,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不僅局限于貸款數量的增加,政府還針對不同的企業和企業不同的情況,為企業積極爭取質押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李海龍坦言。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通過建立智慧財産權融資數據庫,通過網絡問卷、電話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詳細了解企業生産中存在的困難,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資金需求,並將有關融資需求向銀行和中介機構進行推薦。

  截至今年年初,共有26戶企業通過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獲得融資資金共計1.33億元,中小微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難題得到了極大緩解,企業知識價值的資本潛力開始被大量發掘。

  深化服務 全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今年1月22日,包頭市發改委組織召開2021年新能源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銀企對接會,42個項目與24家銀行金融機構對接現場簽約授信貸款。他們一手牽著項目,一頭綁著資金,進行了深入交流洽談。

  這種現場簽約會,對包頭金山磁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靳樹森並不陌生,去年8月,他的企業曾在“共抗疫情,提振信心”現場簽約會上獲得了3000萬元的貸款。

  2020年全年,包頭市金融部門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累計投放人民幣貸款2503.81億元。“稀土高新區通過融資租賃、資産證券化、做大助保金池、發展産業投資基金等措施,保障項目和企業資金需求。2020年,通過電力多邊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億元。通過遠東融資租賃、助保貸、智慧財産權質押等形式幫助恒宇磁源、成功鋁業等企業融資近2億元,有力地支援了企業穩定運作。”王建軒介紹説。

  讓資金暢快流動的同時,包頭市正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帶動人才、技術源源不斷涌入包頭。

  包頭市科技局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式,壓縮辦理時限,承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事項實行網上一站式受理,辦事流程和材料一次性告知等措施,1個工作日受理,受理審核通過後,申請人遞交復核資料時即來即辦。

  此外,為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全市各地加強金融監管制度建設。王建軒告訴記者,稀土高新區地方金融穩定發展和風險防范處置領導小組的設立,快速有效處置金融風險的發生。為保證全市兩會的順利召開,先後走訪包頭稀土交易所、內蒙古文化産權交易所開展合規檢查,並對機構負責人進行約談。對高新區內的近50家類金融或有投資字號的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和企業負責人約談。

  “目前,圍繞服務重點項目建設、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培育壯大優勢産業等工作重點,包頭市通過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模式,聚集政府、銀行、保險、企業等多元主體,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係,形成了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金融賦能模式。”吳鐵山説。

【糾錯】 【責任編輯: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