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精提升:浙江神仙居的“破圈”密碼-新華網
2025 11/24 08:59:38
來源:新華網

微改造、精提升:浙江神仙居的“破圈”密碼

字體:

  新華社杭州11月23日電(記者劉梓漪)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的神仙居地質構造獨特,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觀音、如來、天姥峰、雲海、飛瀑、蝌蚪文”六大景觀。

  “我這個年紀上山都不費力,下山更加輕鬆了。”77歲的游客黃漫群説,她自景區南門入園後,搭乘“南天索道”和戶外自動扶梯,輕鬆到達了海拔869米的頂峰觀景平台,“山上的風景很獨特,我玩得非常愉快!”

  游客在神仙居景區內乘坐室外自動扶梯上山。新華社記者 劉梓漪 攝

  然而在十年前,游覽神仙居卻是對體力的一大考驗。當時景區設施簡單,即便登上山頂,體力耗盡的疲憊感也消磨了游山的愉悅。

  為提升游客體驗,神仙居在十年間完成了三次擴容提質,建設南北雙索道、懸崖棧道和高空索橋。浙江神仙居旅游集團副總經理王益介紹,為更好打造全年齡段友好型的山嶽型景區,景區還建設了室外自動扶梯,從索道出口直抵山巔,幫游客實現“看山不爬山”。

  此外,景區科學規劃了位於海拔750米至850米之間的高空棧道,以長斜坡緩步提升。游線布局也從過去的“上下一條路”革新為環形動線,讓游客一路前行,收穫不重復的風光。

  這些改造讓神仙居實現了全齡段友好體驗,無論是年長者還是孩童,都能在“無痛”的步履中欣賞山間風景。

  在神仙居的轉型中,網紅景點的打造起到了關鍵作用。景區以“微改造,精提升”的理念,打造出“佛影蓮韻”“太極&”“蓮花&”“八卦&”等地標。它們宛若藝術品般點綴於山間,補單是被游客記住的詩意地標,而且成為社交媒體上的“流量密碼”。

  在來自安徽鳳陽的游客唐中琳看來,神仙居的橋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橋不僅把神仙居的美景連接起來,使游覽路線規劃更加清晰,它們本身還是一道道靚麗風景。”

  在神仙居的橋中,如意橋別具一格:其橋身以中國傳統吉祥符號“如意”為靈感,三條交錯起伏的流線型拱架如飄帶凌空。“傳統美學”和“現代工程”的獨特表達,讓如意橋在海外社交平台持續出圈,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山水與人文創新的無限可能。

  游客在神仙居景區內與如意橋合影。新華社記者 劉梓漪 攝

  十年前,游客登頂神仙居後,能買到的只有礦泉水、茶葉蛋等簡單補給。業態單一、消費基礎,是當時景區商業的現實困境。

  如今,神仙居引入了知名商業IP並着力打造自營主題品牌,將景區消費生態破界重塑。山巔之上,如意街區應運而生。游客可在禦劍仙俠主題餐廳的古風場景中享受美食與美景的雙重盛宴,也可在“神仙調茶局”“楊梅製造局”等特色店舖中感受獨特的味蕾體驗。

  此外,神仙居還以詩詞、攝影、研學等多元主題為媒,構築起富有靈氣的文化IP,並以賽事和節慶塑造品牌張力。從2014年至今,神仙居扁帶賽與中韓登山大會已舉辦十屆,從體育競技延展為國際交流與友誼的象徵。

  十年間,神仙居游客年接待量從不足百萬躍升至200多萬人次。今年“十一”期間,神仙居景區共接待游客15.73萬人,同比增長15.32%,累計營收同比增長18.25%。

  神仙居景區用十年的探索與實踐,走出了一條通過産品創新、業態融合與品牌傳播驅動的發展路徑,為山嶽型景區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參考。

【糾錯】 【責任編輯:史依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