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蘇州虎丘山迎來了一年中最富詩意的季節,金黃的銀杏與火紅的楓葉交織,宛如一塊天然調色盤。截至今年10月底,該景區入園人次達280.55萬,同比增長22.73%。在當下各地積極探索將文旅業培育成支柱産業的大背景下,這個有着2500年歷史的老牌景區,通過提升體驗、品牌推廣、資産優化、業態拓展等方式,在實現價值躍升,提升知名度、吸引力的同時,也助力了區域經濟發展。

四季皆有妙趣 注入多元文化內涵
這兩天,以“菊韻秋冬”為主題的菊花展在虎丘山火熱進行中。近200個品種、2000余盆菊花,花卉園藝師巧妙地將菊花與千年古跡、亭&樓閣相融合,打造出步移景異、菊香四溢的游覽動線,奉上了一場菊影搖曳、古韻悠長的視覺盛宴。上月,虎丘山還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金秋虎丘廟會,出會巡游、戰鼓表演、風起劍舞、南獅梅花樁、安順地戲等精彩節目目不暇接,歷經30年,“虎丘廟會”這一傳統IP依然歷久彌新。此外,隨着虛擬現實技術的興起,在虎丘VR秘境數字館內,大空間技術搭建起全新時空場景,帶領體驗者跨越歷史長河,縱覽2500年前的吳越風雲、塵封千年的劍池古墓。

“月月有活動,季季新主題。”景區相關負責人&&,除了不斷在活動上推陳出新,這幾年,虎丘山在服務品質與觀賞體驗上也有了巨大提升:初春花朝節,沿途應季花卉與核心景觀相映成趣;盛夏開啟“三花乘涼市”與霧森噴淋系統,送出清涼;五一假期,向游客饋贈定製圖冊;梅雨時節,更是貼心提供定制油紙傘,平添一份江南詩意。今年,管理處還創新推出“唐伯虎”、“秋香”、“祝枝山”等歷史人物NPC與游客進行有獎問答互動,讓文化知識在趣味對話中自然傳遞。

在細節上,景區增設了休憩座椅、免費茶飲點及母嬰室,南北門游客中心提供多語種導覽與應急幫助,全面優化游園體驗。延時開放期間,“虎丘塔下 千人石上”系列音樂會、蘇超轉播等系列活動,成功塑造了“虎丘夜秀”這一文化新IP,樹立了蘇州沉浸式夜游的新典範。正如一位游客所説:“每次來虎丘景區都有新變化、新驚喜,在這個千年歷史景點,依然可以真切感受到青春活力。”
與青春同頻共振 “流量”變“留量”
早晨九點,景區新媒體工作人員陳玲娜、杜修枝換上工作服、戴好耳麥,在“千人石”前找好角度,熟練架起手機按下直播鍵。“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這樣的直播,她們每週都會進行。陳玲娜坦言,一開始大家心裏沒底,可沒想到幾次直播下來效果很好,每次還有可觀的門票收入。如今,虎丘山直播已成為連接景區與全國游客的橋梁。景區和淘寶聯手進行的“賣空國貨”專場直播,一度創下了180萬人次的觀看紀錄。

同時在抖音、微信短視頻平台,由景區員工出演的系列短視頻,通過詼諧劇情將歷史知識“軟包裝”,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關注。在小紅書平台,虎丘山則頻頻成為“爆款”。一篇《秋景打卡攻略》圖文筆記,通過極具氛圍感的圖片和精準標籤,獲得了超5萬次的點擊與收藏。而 “虎丘花海”短視頻,更是在視頻號平台引爆,閱讀量突破10萬次,將虎丘的花海盛景深深“種”在了無數網友心裏。
這些爆款背後,離不開景區新媒體組的精耕細作。據景區管理處宣傳推廣科科長鄭其婷介紹,從選題策劃到文案撰寫,從拍攝角度到標題擬定,每一個環節他們都反復揣摩,力求既符合受眾心理,又暗合傳播邏輯。
同時,線上與美團、同程等OTA平台深度合作,加強與軌道交通、摩天輪等單位合作,推出聯票項目,也給虎丘帶來了巨大流量,並提升了品牌協同效應。
盤活存量空間 實現資産“價值躍遷”
在升級服務體驗,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的同時,景區管理處還瞄準存量資源,開啟了一場“空間價值革命”。通過對現有空間與資産進行精細化運營,實現了歷史景觀與現代商業的完美共生。

虎丘山創新推出了 “夥伴計劃+精細管理”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精選高端品牌作為運營夥伴,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三山咖啡、小吳軒非遺剪紙工作室等多元業態均已形成良好運營態勢。同時,聚焦文化基調把控與品質監管,今年虎丘山正式推出了自營文創旗艦店。通過與國內一線設計機構合作,嚴格把關每一件産品的美學與工藝,成功開發出多款融匯虎丘IP與現代潮玩基因的精品文創,讓千年文化以更時尚的姿態走入尋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虎丘山還與相關企業、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等達成戰略合作,推進了明代水景園林“塔影園” 的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為古建修復注入了可持續的資本與智慧。
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精心打磨的運營實踐,虎丘山構建了一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文化為魂、收益共享的良性生態,為傳統景區的現代化運營提供了“虎丘樣本”。
跨界聯動 打造虎丘文旅經濟圈
去年12月,“虎丘為媒 鐵定一生——乘着地鐵去結婚蘇園仙旅篇”集體婚旅體驗活動,在虎丘山浪漫舉行。景區管理處與蘇州軌道交通、東方水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機構合作,推出“蘇式婚旅”特色産品,從全國各地招募12組新人産品體驗官,在虎丘山體驗中式園林主題婚禮。各個參與方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建立起了“乘着地鐵去結婚”系列産品聯盟,為蘇州“甜蜜經濟”注入了浪漫新活力。
近年來,虎丘山在持續激發內生動力的同時,更積極打破運營壁壘,攜手周邊資源探索跨界聯動、共生共贏的新模式。虎丘山與山塘景區、蘇州遊船、水上巴士等聯動,打造“虎丘+”文旅産品,實現相互導流。與虎丘濕地公園、寒山寺等景區聯合推出旅游專線産品,通過景區聯票、線下引導、免費直通車等服務,整合起“大虎丘”的人文歷史與生態資源,為古城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如今,虎丘片區內部資源與關聯産業的互動共融日益良好,一個以虎丘山為核心、輻射周邊的文旅集聚新高地未來可期。正如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主任孫劍鋒所説,虎丘山正通過不斷拓展合作路徑,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可持續的增長動能與消費體驗。“我們希望以創新驅動,讓厚重的傳統文化煥發出嶄新的‘生産力’。”
文化,是穿越千年的精神根基,産業,是經濟躍動的堅實脈搏。從傳統景區,到活力引擎,虎丘山景區的轉型是一場關於資源、空間與價值的重構,是與時代脈搏的同頻共振,也為無數尋求突破的傳統景區,樹立了一個可供借鑒的優秀範式。(虞平 張雨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