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虎丘山文化景觀保護”項目獲國際大獎-新華網
2024 12/09 20:37:26
來源:新華網

蘇州“虎丘山文化景觀保護”項目獲國際大獎

字體:

  近日,2024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亞非中東地區獎(IFLA AAPME)評選結果公布。由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牽頭,蘇州園林保護監管中心與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聯合申報的"虎丘山文化景觀保護”項目榮獲文化與傳統類榮譽獎。

  這是繼2020年“蘇州虎丘濕地公園”項目,2022年的“石湖生態園”項目之後,蘇州園林景區文化景觀保護和生態建設項目連續第三次獲得IFLA評委會的認可,向世界展示蘇州園林在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生物多樣性提升以及景觀管理方面的優秀成果。

  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是2018年發起,面向全世界景觀和規劃設計從業人員,每2年評選一次,是亞非中東地區風景園林領域的最高獎項。今年共有338個項目參與角逐,其中149份作品在10個類別中獲獎。

  IFLA亞非及中東地區獎國際評委團對虎丘山文化景觀保護項目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從如下幾方面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是體現增強城市“韌性”的發展理念。2024 IFLA AAPME獎的評選主題是:體現具有設計敏感性和有效應對舉措,與近年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主題一脈相承。建設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韌性城市”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重要理念。虎丘三面環水,山水相依。為了應對城市極端氣候和節假日瞬時客流衝擊,虎丘山文化景觀保護工程採取科學的生態設計和景觀規劃,設置了“內緊外松”的三層保護結構,內層為虎丘山核心景區,核心景區以虎丘雲岩寺塔為中心,是文化遺産保護的核心區域,採取最小干預,保護文化遺産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中層為環山河風貌帶,通過溝通內外水系、植樹造林,豎立自然生態屏障。外圍為文化園景片區,由一榭園、花神苑、塔影園等歷史園林構成,承擔着生態緩沖和文化擴容的作用。虎丘山通過近十年來對核心遺産點和周邊環境的保護與修復,重現了山林野趣,實現了城市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其二是復興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虎丘是世界文化遺産中國大運河(蘇州段)組成部分,也是吳文化重要地標。豐富的水上貿易與人文交流,孕育了吳地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為體現對地方文化和傳統的理解和尊重,項目在推進過程中,走訪調研、深入研究歷史文獻、書畫、碑刻等資料,通過創造性的設計方法,梳理虎丘山片區民俗傳統,實現文化保護與現代社會生活的和諧融合。逐步恢復了以“三花”為代表的花場、花會、傳承了蘇派盆景技藝、保護傳承了雲岩茶種植和製作技藝。同時緊緊圍繞地方民俗活動特色,開展春季花朝節、三花文化節、金秋曲會、廟會等傳統民間活動,煥發傳統節慶品牌活力,進一步增強文化遺産地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此外,"虎丘山文化景觀保護”項目實現了保護與發展和諧共生的傑出案例。虎丘山文化景觀保護工程具有深遠而全面的價值,它巧妙地以水為紐帶,通過場地修復、構建藍綠生態基礎設施(Blue-Green Infrastructure, 簡稱BGI)以及文化復興這三大核心,有效地保護了珍貴的文化遺産,提升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質量,成功復興了悠久的文化傳統。該保護項目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文化生活體驗,為傳統動植物種群提供了寶貴的生存棲息空間,更為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傳統産業的發展。可以説,虎丘山文化景觀保護項目是遺産地周邊區域在保護與利用方面的一次富有成效且值得借鑒的積極探索,實現了文化遺産保護與生態旅游的和諧共生,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面對城市的擴張、生態環境的變化,文化遺産的敏感性設計是非常必要的課題。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堅持以保護傳承世界遺産的突出普遍價值為核心目標,通過建立蘇州園林名錄保護體系,開啟群體性保護的新時代。始終堅持“保護為先”原則,注重對園林遺址遺跡、古樹名木原真性保護,並盡可能恢復古典園林的歷史風貌。加強蘇州文化遺産的國際宣傳,持續組織蘇州園林遺産保護項目申報國際獎項,面向世界宣傳展示蘇州古典園林的文化藝術、保護利用成效,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的傳播。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