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鄉村有工位,於風景中創價值。近年來,仙居縣大力實施“人才入鄉”專項行動,推動“大自然工位”與現代化工位的互助互補,解鎖職場與生活的多元體驗,探索創造充滿活力、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鄉村創業就業新場景。
走進白塔鎮仙景村,這裡依山傍水,美不勝收。“一眼就讓人心曠神怡,不自覺的感到輕鬆寧靜。回歸自然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讓我常常‘靈光乍現’,迸發出許多創意點子。”藍鄉鄉旅的總經理楊騏羽是仙景村的鄉村運營合夥人之一,“作為神仙居腳下第一村,我對仙景村的發展潛力充滿信心。”基於這份熱愛與憧憬,楊騏羽帶領團隊在村口精心打造了青溯文旅新空間,溯溪休閒模式吸引了眾多青年人才將工位搬至綠水青山中。
楊騏羽團隊在白塔鎮仙景村打造的青溯溯溪空間
創業何必去遠方,仙居就是好地方。據了解,仙居以環神仙居共富示範帶為重心,在全縣精選的24個首批鄉村合運營試點行政村,率先開展“大自然工位”試點,在政策、資源、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探索破題。白塔鎮作為“我在仙居有個村”首批鄉村合運營試點重點鄉鎮,布局整合了青溯、青藝宿地、鄉村運營中心、咖啡館等各類空間,推出78個大自然工位,配備桌椅、充電等基礎設施,保障水電、網絡、交通暢通,提供既舒適又便捷的鄉村旅居式創業辦公新環境。
把工位搬進大自然,讓年輕人駐留鄉村追夢。“作為研學的老師更需要在自然環境中去探索新的創意。”王宇翔是在雙廟鄉從事海亮研學的一名研學培訓導師,其工作的“園林辦公室”是一處將鄉野自然與辦公的巧妙融合,將閒置的草坪、院子利用起來的“大自然辦公環境”,20個左右的工位WiFi全覆蓋,定期組織的“藍印花布”非遺體驗、研學篝火晚會等特色人才活動也讓這裡的引力更強了。
麵包窯“00後”主理人王子俊是一名“歸鄉人”,“通過小紅書、朋友圈看到家鄉‘在野集’的招募宣傳,地方很有美感,招商政策很優,立馬心動報了名,圓了開餐廳的夢想。”位於田市鎮下街村的青創園區“在野集”,完善了人才共享空間、共富直播工坊、休閒公園等四大配套設施,以“黨建領航+多主體共創共享”模式,吸引了柏楠書畫裝裱“共富工坊”、半野日咖夜酒、麵包窯、有咖位等20余家商戶入駐。
田市鎮下街村的青創園區“在野集”
如今,這種入鄉人才創業創新的新空間、新工位,已如點點燦星分散佈局在仙鄉里,不斷打造着人才的理想棲息地和創新創業的熱土,創造着“人才×鄉村”的更多可能。截止目前,還打造了仙居農創客孵化園、科技産業園等10個現代“人才入鄉”創業創新孵化&&,500余名入鄉人才商業化、集中式辦公需求得到解決。(仙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