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暖,福地羊味鮮。”11月29日,第十七屆太倉雙鳳羊肉美食文化旅游季在雙鳳鎮開幕。在展示雙鳳羊肉美食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也為雙鳳鎮農文旅融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當天活動上,進行了“福地文化”系列書籍發布儀式。雙鳳鎮積極探尋傳統文化之根脈,推動非遺的活態傳承,兩本文化書籍《人文雙鳳》、《雙鳳龍獅》正式發布。在“雙鳳羊肉”商家授牌環節,相關羊肉商家喜領“江蘇老字號”“金牌商家”獎牌。現場,昆山周市、常熟支塘和太倉雙鳳三鎮聯合發布了農文旅區域聯動旅游線路。繼去年11月成立農文旅發展聯盟後,此次三鎮聯合蘇州市民卡集團、“太享游”旅行社,共同推出“三地鄉韻・田園之旅”特色旅游線路,串聯起三鎮農文旅打卡點,為區域一體化發展賦能增力。現場,雙鳳鎮還聯合羊肉商家推出破價羊肉融合菜套餐,讓不同的消費群體都能有最佳的羊肉消費體驗。今年,雙鳳鎮攜手太倉農村商業銀行共同發放了價值1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誠邀廣大市民朋友來吃羊肉融合菜,嘗地道雙鳳味。
雙鳳是久負盛名的中國羊肉美食之鄉,養羊、食羊的習俗源遠流長。雙鳳羊肉一直以“酥而不爛、濃而不膻、香而不臊、肥而不膩”的特點著稱。其烹制方法重烹肉、擅熬湯,精製面,尤遠近皆知,成為蘇滬地區的有名冬令特産名吃。自2007年起,雙鳳鎮通過連續舉辦羊肉美食文化旅游活動,深入挖掘羊肉餐飲文化內涵,持續提升雙鳳美食知名度和美譽度,帶動全鎮休閒農業、旅游業、餐飲業整體協同發展,在上海、蘇州、南通等周邊地區擦亮了“雙鳳羊肉”這張美食名片。2011年,雙鳳羊肉面製作技藝被列入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23年,《雙鳳羊肉面製作技藝》確定為第五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太倉市雙鳳羊肉美食餐飲協會團體標準T/TSFYR 0001—2023《雙鳳羊肉面》正式實施,促進羊肉美食文化不斷創新發展,助力打造高端美食。
雙鳳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着“千年古鎮,雙鳳福地”的美名。2003年在雙鳳維新村考古發現的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遺址,將太倉的歷史向前推進到4500年,雙鳳被譽為“太倉之根”。雙鳳還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龍獅之鄉”,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羊肉美食之鄉”,並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衞生鎮和江蘇省文明鎮等榮譽稱號。立足自然資源稟賦,雙鳳鎮着力推進高質量全域旅游發展,通過建設福運蓮鯉全域旅游項目,全力推動農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着力打造“春摘蔬果、夏賞荷花、秋觀稻麥、冬品羊肉”雙鳳農文旅游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