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30周年。30年滄桑巨變,園區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的成功典範,並在規劃開發、招商引資、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和成功案例。其中,“鄰里中心”模式已成為重要的“園區經驗”之一。
從1998年第一家新城鄰里中心開業,到如今覆蓋全國115個項目,這個從中新合作中汲取靈感、在園區熱土上孕育成長的“中國馳名商標”,以紮實的服務和持續創新,為中國社區商業樹立了標杆,成為園區三十年發展歷程中生動的“幸福答卷”。
從借鑒到創新 打造社區商業服務標杆
一早,園區居民吳阿姨就來到了位於園區現代大道 158 號的新城鄰里中心,逛完一圈菜攤,再去早餐鋪買份早點,這個習慣她已保持了十多年。“我每天都會過來,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了,住在附近真的非常方便。”1998 年 5 月新城鄰里中心開業,作為蘇州工業鄰里中心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運營的首個項目,如今已過去27年。
2023年,新城鄰里中心經過翻新改造煥新開業,菜場建築面積達到了1200 平方米,品類涵蓋蔬菜、水果、鮮肉、水産海鮮、糧油等。掃描買菜小票上的二維碼,市民就可以看到食材的溯源信息。菜場還通過數字化管理、標準化運營,整合電子支付、線上買菜、菜價監控、農産品檢測等,打造了一體化智慧菜場服務體系。新城鄰里中心還引進了老字號、傳統美食和網紅店舖,便民服務中心內洗衣、縫紉、家政、維修等一應俱全。同時,這裡還設立有社保公積金中心、圖書館、衞生服務站、民眾聯絡所等多個便民服務場所。
據蘇州工業鄰里中心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易涵介紹,鄰里中心的概念誕生於新加坡,每6000至8000套住戶配套建設一個鄰里中心,經營業態包括菜市場、餐飲場所、社區商店等。在過去27年的“本土化”過程中,結合園區發展實際,鄰里中心不斷融入新的功能和服務。圍繞“便民 惠民 利民”的社區商業主要特徵,每個鄰里中心需提供不低於45%的面積用於基礎及公共服務功能的設置,包括民眾聯絡所、社區工作站、公共文體服務等。同時,鄰里中心積極發展品質提升類業態,包括休閒娛樂、醫療保健、教育培訓、酒店住宿、寵物服務等。結合城市發展的多樣化需求,不斷探索業態場景創新,優化商業空間布局,進而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效俱優。
在遵循“政府引導、企業投入、市場化運作”的原則下,鄰里中心成功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的良性循環發展道路,不僅成為蘇州“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示範樣板,更作為業界標杆,走在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實踐最前沿。2015年6月,“鄰里中心”品牌成功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首個社區商業服務領域的國家馳名商標。
聚焦數實融合 構建社區商業發展新模式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各個行業,傳統商業模式面臨巨大挑戰的當下,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更好地滿足居民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在謝易涵看來,鄰里中心必須走出“舒適圈”,融入潮流,持續創新求變、做出特色,打響自身品牌。
在位於鄰里中心公司總部的“智慧商業運行管理中心 ”,大大小小的顯示屏上顯示着近期鄰里中心各類商業數據的分析圖表,每個鄰里中心的實時交易數據、客流情況、周邊交通狀況等一覽無余。哪個商品更受歡迎?哪個時段客流最多?各個年齡段消費者的偏好有哪些?在這裡,通過對各類數據的分析比對,可以更好地描繪出鄰里中心用戶群體的需求畫像,進而提升相關服務。
近年來,鄰里中心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實現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民生服務深度融合。一方面新建項目同步數字化基礎建設以及運營項目逐步實施數智化改造,實現統一管控與運營管理,為業務數字化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積極搭建“二樓經濟”,啟動鄰里中心雲商&&建設和業務品牌“鄰里生活”。通過數字支付、數字零售、數字營銷三個主場景的數字化&&,開拓鄰里中心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場景。截至目前,“鄰里生活”&&用戶數達125萬,日活約3.8萬人;開通“鄰里付”商戶超1330家,交易流水超10億元。2021年起,依託“鄰里生活”&&,打造了自主IP活動7.8生活節等,構建了微信公眾號及視頻號、抖音、小紅書等融媒體矩陣。
此外,鄰里中心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融入城市有機更新,結合現有老項目改造和新項目建設,從形象、體驗、品牌、場景、供給五個維度,對鄰里中心實施全方位更新。新城鄰里中心煥新開業,以特色商業場景、時尚消費場景、數字科學場景相融共生的全新面貌亮相,首次實現“一店雙開”、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今年4月,師惠鄰里中心煥新重開,引入眾多富有特色的主理人品牌,升級鄰里生鮮菜場購物體驗,打造多彩WeWalk街區,進一步探索創新型社區商業發展、激發城市新活力。
步履不停 “園區經驗”輻射全國
如今,經過近30年探索發展,鄰里中心逐步建立了從項目規劃拍地、策劃定位到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等一整套商業地産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其成功經驗已在全國範圍得到複製和推廣。
通過輕資産輸出,鄰里中心“走出去”合作項目已覆蓋全國11省、38市,115個合作項目,服務項目總面積超300萬平方米,獲得了廣大居民和商家的認可與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4月,鄰里中心資産支持專項計劃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這是中國首單社區商業REITs産品。鄰里中心REITs實現了國資控制的主導性不變、服務民眾的功能性不變,同時又帶來國有資産的更大增值收益。通過與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加速資金回籠,使得鄰里中心項目的持續滾動開發成為可能,從而形成“開發-成熟-REITs-再開發”的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一張藍圖繪到底,提起園區的發展總離不開這句話,鄰里中心正是如此。”謝易涵説,鄰里中心模式的成功實踐源自於政府的堅持、市場化運作及企業自身的創新發展。今年是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30周年,鄰里中心也迎來了成立27周年。鄰里中心將繼續堅守以人為本的初心使命,堅持黨建引領、強化使命擔當,打造更多煙火氣、更濃生活味、更強幸福感的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樣板,讓更多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生活”。(寅平 丁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