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9月6日電(孫蓀 殷開軍)秋風起,蟹腳癢。9月5日,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灌南縣的3萬畝大閘蟹開始搶“鮮”上市,成為老百姓秋季餐桌上的美味珍饈。從起捕到挑揀、捆紮、裝箱,養殖戶們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開捕首日一大早,在灌南縣新安鎮碩項湖大閘蟹養殖基地,數只捕撈船在岸邊整裝待發,“開捕嘍!”伴隨着一聲清脆的吆喝,一艘艘小船劃破清粼粼的水面,漾起一層層美麗的漣漪。“起網!”兩名捕蟹工人合力將塘口的地籠拎起,肥美的螃蟹在網裏張牙舞爪,充滿活力。隨着一簍簍大閘蟹收網,一隻只青背、白肚、黃毛、金爪的大閘蟹被撈出水面,這些大閘蟹經過分揀、打包後,迅速通過冷鏈車發往外地市場。由於水質好,加上科學的喂養方法,這裡的大閘蟹個個膘肥體壯,一上市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我每年這個季節都會到這裡買螃蟹,這裡的螃蟹價格不貴,還特別肥。”開捕節當天,家住灌南縣城區的潘先生就來到活動現場,當天優惠的活動價格,讓他一下子購買了10斤螃蟹,“碩項湖大閘蟹是我們家裏中秋節的主打菜肴,一個星期前就聽説今天開捕了,價格特別優惠,趕緊過來嘗嘗鮮。”在碩項湖大閘蟹開捕活動現場,除了冷鏈物流運出去的螃蟹,當地前來購買螃蟹的市民也是絡繹不絕。
“今年的高溫對大閘蟹的産量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大閘蟹脫殼的時候,會造成一定的死亡,但是我們的水源好,水草豐茂,再加上螺螄、鮮魚等天然餌料喂養充足,蟹的品質不會降低,今年的價格比去年要高出20%左右。”灌南縣螃蟹養殖戶宋躍抓起一隻螃蟹,向記者介紹,“像這樣3兩以上的母蟹,價格和去年比起來,每斤漲了20元左右。”
“今年持續的高溫造成螃蟹大規模上市時間推遲大約半個月左右,但是蘇北地區氣溫總體比蘇南要低,晝夜溫差更大,所以螃蟹上市時間比南方要提早半個月左右。”灌南縣水産養殖指導站站長韋娟介紹,今年灌南縣螃蟹畝産在150千克左右,雖然今年産量有所下降,但是價格上去了,每畝經濟效益可達到1.5萬元左右,預計今年全縣螃蟹總産值將突破3億元。
灌南縣地處沂沭泗河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稱,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憑藉獨特地理優勢和豐富的水域生態資源,已有三十多年大閘蟹養殖歷史。豐富的水域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養出了“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爪長、體壯”的“碩項湖大閘蟹”。作為灌南縣重要的特色農業産業,灌南大閘蟹養殖面積達3萬畝,年産大閘蟹4000噸左右。
作為灌南縣大閘蟹養殖的主産區,新安鎮碩項湖片區養殖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60%以上。近年來,新安鎮大力推動“黨建引領,富民興村”工作,以尹湖村為核心區,聯合碩項村、大勝村、劉園村建立大閘蟹産業黨建聯盟,投資5500萬元,流轉20畝土地建設灌南縣碩項湖大閘蟹交易市場,覆蓋周邊養殖戶共15000余畝螃蟹養殖場,同時帶動了周邊1000多位農民就業。“我們將充分結合資源優勢,講好品牌故事,做好産業文章,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升碩項湖大閘蟹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灌南縣新安鎮鎮長翟偉&&。
養殖大戶宋成伍是新安鎮螃蟹養殖産業的領頭羊,從2003年開始從事螃蟹養殖,在從事水産養殖之初,他刻苦鑽研技術,從書本中和實踐中摸索養殖技術,後來總結出一套符合當地氣候特點的水産養殖技術。作為一名共産黨員,近年來,他充分發揮先鋒帶頭作用,通過技術改革、網絡電商等方式,聯合多方力量,帶領周邊養殖戶探索産業集聚、黨企共建模式,打造“科技養蟹、質量興蟹、綠色強蟹、品牌促蟹”發展模式,不斷提高大閘蟹産量和質量,讓大閘蟹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富民蟹”。
“我們雖然是這兩年才開始養殖螃蟹的,但是因為有宋成伍,我們從來不擔心技術,而且,更不愁銷路,這讓我們對螃蟹養殖的信心越來越足。”來自劉園村的養殖戶劉建波在宋成伍的影響下,2011年投入100多萬元養殖了100多畝螃蟹,同樣的水質、同樣的喂養方法,同樣的品牌,統一的包裝和銷售,讓碩項湖大閘蟹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實現了良性循環。
“有品質才有品牌,我們碩項湖大閘蟹基地採取統一供種、統一用水、統一喂養、統一技術,保證了螃蟹的品質。”宋成伍介紹,“消費者用同樣規格的碩項湖大閘蟹和外地品牌大閘蟹相比,煮熟以後,我們的大閘蟹不管是口味還是外形,都具有明顯優勢,而我們的大閘蟹價格只有某些品牌螃蟹價格的一半左右。”宋成伍告訴記者,目前,碩項湖大閘蟹在蘇州、無錫、常州、杭州等地都有定點銷售門市,在當地市場供不應求。“以前我們的螃蟹要想進入外地市場,都要貼人家的標籤,現在,我們的螃蟹一律貼上碩項湖大閘蟹的品牌商標,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有好的質量,就一定可以打造成優質的水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