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位鄉村寶藏藝人,登上杭州大劇院舞&“顯洋”-新華網
2024 06/12 14:27:26
來源:新華網

120位鄉村寶藏藝人,登上杭州大劇院舞&“顯洋”

字體:

  悠揚綿長、絲絲入扣,笙蕭管笛錯落、胡琴箏弦雅致的樂聲,從杭州大劇院悅亮四季劇場傳來。正在上演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樓塔細十番”。68日晚,在“千年樓塔 端午雅韻”文旅推介活動上,這首由蕭山樓塔細十番協會演奏的《望粧&-八板》,首次亮相就驚艷全場。二十多人組成的鄉村樂隊,第一次登上杭州大劇院舞&,第一次嘗試和專業舞團配合演出,共同還原了明初宮廷舉行盛大宴會的盛況。隨着樂師和舞者拈指吹彈翩翩起舞,沉寂於歲月煙塵之中的宮廷樂舞,正循時代之聲而來,以鮮活的姿態出現大眾面前

  

  鄉村文藝邁上城市舞& 文化交融很新鮮

  “四圍山色九曲溪,半是仙源半是城”。蕭山最南端的樓塔古鎮,有着1127年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澱。樓塔古稱“仙岩”,因東晉名士許詢在此隱居,傳説羽化成仙而得名。至今,樓塔鎮保存着蕭山最大規模的明清古建群傳承着十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産,被國務院文化部命名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千年樓塔 端午雅韻”文旅推介活動上,共有120位來自蕭山區樓塔鎮的鄉村寶藏藝人,首次大規模登上城市中心舞&,讓觀眾耳目一新。恰逢端午假期,樓塔帶來了當地自古就有的節慶期間習俗“舞滾龍”。樓塔鎮龍燈勝會的舞龍隊員展現了“雙龍搶珠”“翻江倒海”等多種舞龍陣式套路,傳遞吉祥寓意。曾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暖場節目上引人注目的“浪花奶奶”,跳起籃球舞蹈操,再顯英姿。這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浪花奶奶”,選自樓塔這個浙江省籃球之鄉,在這裡,男女老少無人不愛籃球。發端於蕭紹地區的省級非遺紹劇,從樓塔鎮岩山中心小學紹劇傳承班的一群“童子軍”口中唱出來,清脆動人、餘音嫋嫋。  

  登&人數最多的節目,就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蕭山樓塔細十番。24位民間藝人,齊奏笙、簫、笛、二胡、板胡、揚琴、古箏、中阮、琵琶、三弦、碰鈴、鼓等十多種樂器。相傳明洪武年間,樓塔醫學名家樓英奉詔入京替皇室成員把脈診治,由此得以在宮廷內接觸並抄錄宴樂音律。樓英將宮廷禦曲帶回家鄉樓塔,深受鄉民喜愛。漸漸地,這些演奏曲目成為樓塔一絕、傳承至今。“我們樓塔有句話,叫寧棄三頓餐,不捨細十番。我接過父親的班子,也是一種子承父業。”樓塔細十番協會會長樓剛,三年前棄商從藝。他帶領着樓塔細十番走南闖北演出,不斷創新表演形態,展現鄉村文化自信。就在上周,樓塔細十番的發源地——樓塔鎮樓家塔村,成功命名為“浙江省藝術鄉建特色村”。“這次到杭州大劇院演出,不僅對民間音樂發展有着強大的推動作用,也使我們更堅定了‘走出去’戰略”。  

  本次推介活動,也是一次以文化繁榮賦能鄉村振興的踐行。來自樓塔的鄉村寶藏藝人們,首次和杭州市屬文藝院團的知名演員同&亮相,共創統非遺、戲曲、曲藝、歌舞、魔術等多個文藝節目。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陳雪萍演唱的越劇串燒,創新融入了樓塔舞蹈隊的燈籠舞《從前慢》,將傳統越劇的婉約與現代舞蹈的韻律相結合。杭州小熱昏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徐筱安,當起樓塔文旅推介官,用小熱昏演繹樓塔人的幸福生活。國內知名音樂人、《夢想天堂》詞曲作者應豪更是對樓塔的歷史文化讚不絕口,約定要與樓塔人一起續寫屬於未來的夢想之歌。本次推介活動助力鄉村文藝登上城市舞&,鄉村與城市共創文藝成果,成為文化賦能鄉村共富的實踐樣本。

  鄉野非遺擁抱城市潮集 創意碰撞很酷炫

  鄉野非遺和城市潮集相遇,藏在深閨的非遺技藝也能成為一種潮生活。在“千年樓塔 端午雅韻”文旅推介活動上,頗具樓塔特色的“有圓有美 可圈可點”端午潮集,集結了多項當地的非遺技藝。樓塔蕭南村的篾編匠人樓明法,把竹籃、竹筺、竹簍等生活竹製品,編織成了一件件縮小版的創意篾編藝術品。飛鳥、游魚、巨龍的燈彩,用鐵絲和素絹包裹着無數盞細小的燈光。隨着電流游走光彩熠熠,活靈活現,這是樓塔燈彩在夜空裏點亮的浪漫。樓塔燈彩代表性傳人樓林偉雖然從小患有小兒麻痹,但絲毫不影響他創作一個個充滿靈魂的酷炫燈彩作品

  

  在潮集現場,市民游客還能打卡鄉野“米其林”,感受樓塔味道。樓塔特色的自釀酒“樓塔悶清”,以高粱酒和糯米酒釀一起封壇,歷時數年,酒釀完全發酵至無飯粒狀,酒液清澈、色澤微黃、醇香四溢、口感綿柔。另外,還有樓塔手工粽、仙岩土雞、樓英清通茶、高山有機生態茶、蒲頭、筍乾等地道山貨集中亮相。未來,樓塔土特産還將不斷拓展電商&&銷售渠道,登上全國人民的餐桌,推動樓塔鄉土文化傳播得更遠。  

  樓塔鎮黨委書記王曉川説,“這次活動既展示了樓塔鎮聚焦“深化改革、強基固本”主題主線,在“千萬工程”的踐行上奮勇爭先的決心,也充分證明了探索城鄉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加大對傳統技藝的弘揚創新,定能讓老城鎮煥發新活力。

【糾錯】 【責任編輯:佘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