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丨預製菜引領浙江瑞安“味蕾經濟”再升級
新華網杭州6月2日電 佛跳墻、燉魚膠、醬鴨舌、嫩筍燉老鴨……日前,浙江瑞安的“廚房新手”王女士,僅用一個多小時就變戲法似地“做”了一桌菜肴,面對朋友們投來的驚訝眼神,王女士道出了“奧秘”——預製菜。
預製菜正成為“懶人”新寵。近年來,浙江多地積極加碼布局預製菜“萬億”新賽道。讓我們從一隻鴨、一條魚、一盤沙拉的故事,看溫州瑞安如何以預製菜引領“味蕾經濟”升級。
瑞安市城市空鏡。新華網發 孫凜 攝
“一隻鴨”吃出一張金名片
“明天我要去外地拜訪客戶,想買點家鄉的特色美食作伴手禮。”正在挑選鴨舌的瑞安人徐女士説。據了解,將鴨舌作為伴手禮已成為不少瑞安人的習慣,隨着預製菜産業的發展,方便攜帶、保存期久的鴨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鴨舌是溫州傳統名産。大約上世紀八十年代,溫州人利用水系之便,大規模發展鴨類養殖業,在解肉鴨的過程中,小小鴨舌被單獨分出來,經過精心鹵制、不斷改良,成了溫州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我們設計的自動化流水線能最大可能地保留鴨舌的原汁原味,同時還延長了保質期。”溫州市拍手食品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張天鵬&&。2022年,該企業年銷售額超4000萬元。
溫州市拍手食品有限公司醬鴨舌亮相2023中國(溫州)預製菜産業大會。新華網發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瑞安早在幾年前就已推出黃魚鲞、鰻鲞、肉燕等預製菜,但一直處於不顯山不露水的狀態。近年來,隨着鴨舌站上預製菜的“風口”,瑞安的“味蕾經濟”開始加速升級。
鴨舌預製菜産業的發展,還帶動了鴨脖、鴨翅等鴨製品的熱銷,市場對肉鴨量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近年來,瑞安周邊涌現出了一批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養殖大戶、合作組織等,帶動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鴨舌是瑞安扎根“土”、體現“特”發展預製菜的一個縮影。據悉,瑞安僅僅是溫州鴨舌的重要産地之一。統計數據顯示,溫州鴨舌的年産量約1.2萬噸,佔全國消費量的40%以上,已成為一道産業發展的“硬菜”,“飛”到全國、飄香海外。
“一盤沙拉”拌出一條致富路
走進溫州萬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一萬級生産車間,各條生産線正開足馬力運轉着,身穿無菌服的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理菜、挑選、包裝等工作。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范茂傑介紹,他們從預製菜的消費主力80後、90後、00後的飲食中嗅到商機,決心打造即食沙拉,涉足預製菜。
據了解,瑞安是溫州地區主要蔬菜産地之一,還是全國較大的花菜生産基地,其中天井垟糧食生産功能區是浙江省連片面積最大的糧食生産功能區,梅嶼蔬菜基地是溫州最大的常年蔬菜基地。
作為一家農業公司,溫州萬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蔬果附加值。對此,他們內外兼修,致力帶動群眾共富。
萬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一萬級生産車間一隅。新華網發 受訪者供圖
對內——引進先進的清洗加工、冷鏈儲藏等設備,以全過程標準化質量安全管理,助力預製菜“從田頭到餐桌”;對外——創建“公司+合作社+農戶+市場”的“三位一體”運營模式,打造共富路徑。
“我們為農戶提供統一標準生産、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産品檢測等指導服務,‘手把手’教農民種高品質蔬果,並以高於市場價20%或以上收購,實現合作共贏。”范茂傑説。
截至目前,該公司有合作社員606名,農田畝均産值從7500元提高到3.2萬元,帶動周邊4500余戶農戶致富。
“一條魚”串起一個富民産業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瑞安瀕臨東海,對當地人而言,魚永遠是餐桌上的“常客”。近年來,當地人依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發展漁業、養殖業、預製菜業,“串”起了一個富民産業。
如何“串”?
漁業——建立“共富工坊”,以“大船”帶領“小船”的形式,將上游捕撈端的漁民組織起來,規模化生産經營,實現抱團發展。
養殖業——創成省級健康養殖示範場13家,建成循環水養殖示範基地6家,打造工廠化養殖基地4家,北麂海洋牧場入選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
預製菜業——將捕獲或養殖的海鮮通過加工,製作成“即食、即熱、即烹、即配”的便捷性預製菜,如帶魚段、魚肉丸、香酥小黃鴨、烤魚片等,並涌現出了華盛、香海、華忠、瑞松等預製菜企業。
2022年,瑞安漁業産值23.30億元,比上年增長8.9%。
瑞安開漁場景。新華網發 孫凜 攝
富民産業興起的背後,是瑞安近年來延鏈補鏈強鏈,大力發展新型特色漁業、集約化工廠漁業養殖,加快推進水産養殖從粗放式、傳統型生産向集約化、數字化發展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據了解,2022 年瑞安實現預製菜銷售産值14.33億元。瑞安市委書記李堅&&,食品産業是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産業,瑞安市委、市政府將引導企業繼續加大創新,助力企業適應新趨勢新需求,並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
監製:翁璟
策劃:馬江
統籌:胡炎楨
文字:林筱 林翔翔 夏盈瑜
設計:戰曉菁
核校: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