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饅頭超兩天 會長黃曲霉毒素?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專家辟謠-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1/22 08:40:46
來源:重慶晨報

冷凍饅頭超兩天 會長黃曲霉毒素?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專家辟謠

字體:

 

  近日,網上流傳出一則短視頻,聲稱“浙大研究發現:冷凍饅頭不能吃,冷凍超過兩天會長黃曲霉毒素”,不少網友瞬間就不淡定了。

  那麼,冷凍饅頭凍兩天真的會長黃曲霉毒素,成“致癌餐”嗎?近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官方進行了辟謠。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沈群教授介紹:“黃曲霉毒素需要在濕度80%~90%、溫度25℃~30℃的條件下産生,但冰箱冷凍層的溫度一般在-18℃~0℃,這種情況下産生黃曲霉毒素的可能性很低。但如果蒸饅頭用的麵粉本身就是發黴的,或是在放入冰箱之前已經在外面放了很長時間、被其他食物污染,的確可能會在放入冰箱後産生黃曲霉毒素。這是因為饅頭本身有問題,而不是冰箱冷凍的問題。”

  而類似謠言並非首次在網上流傳,此前的版本是“冷凍超3天就會産生黃曲霉毒素”。但事實上,冰箱冷凍室的溫度一般為-18℃~0℃,最高濕度不超過75%RH。無論是溫度還是濕度,都達不到黃曲霉生長的要求。

  冰箱冷藏室裏的饅頭髮霉主要是綠霉、黑曲霉等造成的。如果新鮮的饅頭沒有吃完,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兩三天,一般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需要長時間存放,應該放入冷凍室。

  如何防範黃曲霉毒素帶來的傷害呢?黃曲霉毒素,一般可能會在變苦的堅果、變黃的大米、顏色變深的植物油進行滋生。世界衞生組織(WHO)癌症研究機構將黃曲霉毒素B1評為Ⅰ類致癌物,主要是會增加肝癌風險。

  平時買的大米、玉米等,在儲存時要注意防霉,盡量不要買土榨花生油。食用發黴花生、堅果等食物時如果感覺很苦,馬上吐出來,並漱口。另外,如果儲存的堅果發黴或者顏色不正,千萬不要再吃了。花生、玉米如果已發生霉變,應全部棄去。不可只將發黴部分去掉,因為即使去掉霉變顆粒,其他顆粒可能已經被污染,仍然存在潛在致癌性。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專家介紹,麵食之類的澱粉食物在室溫下可以保持一兩天。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會出現澱粉回生老化的現象,存放時間越長,麵食就越硬。比如新出鍋的包子皮軟、筋道,從冰箱冷藏室裏拿出來蒸,就會感覺包子皮變厚,口感變硬。

  對此,專家建議先蒸好再放冰箱。因為酵母發面的饅頭、花卷等麵食,低溫存放下麵糰裏的酵母菌會失去活性,下次拿出來再蒸熟會影響口感。蒸熟的饅頭自然晾涼後再放入冰箱,既可以保持饅頭不變味,也能避免冰箱結霜。此外,每個饅頭都要用保鮮袋裝好,並且盡量擠壓掉裏面的空氣後,再密封嚴實。這兩個點務必做好,否則饅頭裏的水分還會在冷藏或冷凍過程中慢慢流失掉,影響口感。每個饅頭都分裝好、包好,還可以避免與冰箱其他物質發生交叉感染。另外要注意,冷藏的饅頭建議3~4天內盡快吃完,冷凍的饅頭建議半個月內吃完。

  新重慶-上游新聞記者 嚴薇

【糾錯】 【責任編輯: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