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長壽區獲批成為繼江津、合川、萬州、榮昌、酉陽後的第六個市級歷史文化名城。同時,長風化工廠、桃花溪電站成功獲批傳統風貌區。
長壽因“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得名,擁有完整連貫的歷史脈絡:遠古時期是重慶長江沿線人類早期活動地之一,秦朝誕生了我國最早的女企業家巴清,唐代得名樂溫縣,明初改名長壽縣,留下了眾多以“壽”命名的地名;新中國成立後,工業成為長壽區的主導産業並延續至今。為在城鄉建設中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長壽組織開展長壽區市級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
長壽區長江沿線鳥瞰圖。
據悉,自申報啟動以來,長壽區委、區政府加大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力度,同步申報2個市級傳統風貌區——長風化工廠傳統風貌區、桃花溪電站傳統風貌區。在申報工程中,立足於長壽區全域歷史脈絡和城區發展演變過程,全面收集各類歷史文化資源圖文資料,梳理了包含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不可移動文物、工業遺産、革命文物、抗戰遺址、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等類型的歷史文化遺産資源體系,識別了資源要素集聚的歷史城區及其展現的山地營城典範特徵,提煉了長壽區在我國水電、化工領域發展歷史上具備的突出價值。
長風化工廠傳統風貌區。
桃花溪電站傳統風貌區
三倒拐歷史文化街區。
獅子灘梯級水電站樞紐。
長壽區相關負責人&&,此次成功申報市級歷史文化名城既是對長壽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繼承發揚,也是進一步為梳理長壽區歷史脈絡、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統籌整理文化資源,構建長壽區歷史文化産業體系,提升文化形象、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將為長壽“兩地一城”建設注入蓬勃的文化動力。
【糾錯】 【責任編輯: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