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奮力建設成渝腹心現代化新興城市-新華網
新華網 > 重慶 > 正文
2024 10/15 09:28:13
來源:重慶日報

榮昌奮力建設成渝腹心現代化新興城市

字體:

十月十二日,市民正在參觀榮昌區安陶小鎮。

  10月1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榮昌專場發布會。會上,榮昌區相關領導圍繞“唱響做靚‘民營經濟’‘歷史文化名城’兩張名片 奮力建設成渝腹心現代化新興城市”主題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和網友提問。

  民營經濟是榮昌最靚名片

  “民營經濟是榮昌最靚名片、民營企業是榮昌最大優勢、民營企業家是榮昌最寶貴資源。”發布會上,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用三個“最”概括民營經濟之於榮昌的重要性。

  榮昌正是通過大抓民營經濟,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縣”到“新興工業區”再到“全市工業大區”的蝶變。

  2015年撤縣設區後,榮昌一方面深耕特色,推動生豬向畜牧、食品全産業拓展,陶向瓷産業轉型,夏布向服飾産業延伸,折扇向文創産業升級;一方面從無到有,推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四大戰新産業”建鏈成群,成功創建輕紡消費品、眼鏡、陶瓷、電子電路、休閒食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6個市級特色産業園,形成“2335”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

  由此,民營經濟也成為該區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就業創業的“壓艙石”、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社會事業的“守護人”。

  目前,該區民營經濟已形成“78899”發展格局,即70%的技術創新成果、80%的GDP、80%的稅收、90%的就業崗位、99%的經營主體由民營企業創造,高於全國“56789”平均水平。

  &&惠企利企強企系列舉措

  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問題,榮昌於2022年11月召開首次民營經濟大會,提出打造“123456”營商環境,&&實施了系列惠企利企強企舉措。

  其中,“1”就是“一家人”:來了就是一家人;“2”就是“兩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企業服務;“3”就是“三個尊重”:尊重企業家、尊重投資者、尊重納稅人;“4”就是“四到”:隨叫隨到、不叫不到、説到做到、服務周到;“5”就是“五商”:尊商、重商、親商、愛商、誠商。“6”就是“六不要”:不要把自己當官、不要對企業説“不”、不要當“二傳手”、不要事不關己、不要“本本主義”、不要夾雜個人私利。

  以2023年11月1日建成運行的榮昌“企業之家”為例,該區書記、區長擔任一號服務員,不僅定期到“企業之家”坐班、面對面聽取企業意見建議,還建立“企業之家”服務企業閉環工作機制,每週梳理各級各部門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情況,並報書記、區長研究分析,至今已推動解決用工、用電、用氣、用地等難題1300多件。

  另外,該區常態化搭建政銀企對接&&,建立應急周轉貸等“六大資金池”,至今已支持企業貸款1400多筆、60多億元,破解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這些舉措在提振民企信心、推動民企高質量發展上取得顯著成效。今年1—8月,榮昌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1.7%、工業投資增長43.8%;榮昌民間投資增長32.6%、佔固定資産投資的59.3%;截至8月底,榮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4.8%。

  “文化+節慶+活動”帶活旅游

  2023年以來,榮昌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創新性舉辦“千年榮昌·歷史文化周”“千年榮昌·品味巴蜀”等系列活動,採取“文化+節慶+活動”方式帶活旅游、提振消費。

  據不完全統計,該區從年初到年尾,要舉辦元旦年豬文化節、春節年貨節、元宵游園舞龍、端午龍舟賽、七夕河燈節、中秋映月晚會等180多場“千年榮昌”活動,打造了窯王祭祀、漢服游園等沉浸式體驗場景。

  在春節、五一、端午、國慶等假期,該區還免費開放政府機關、政府經營管理的1.6萬個停車位。今年以來,春節、五一、端午、國慶等假期,榮昌接待游客均超百萬人次,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周末休閒、親子度假目的地。

  近年來,該區還將文化融入城市建設、融入文創作品,累計投資24億元建設鄧在軍電視藝術館、歷史文化展覽館等文化地標50多個,創作《千年榮昌》《海棠流香》《大明清官》等優秀文藝作品,極大提升了榮昌的辨識度、美譽度。

【糾錯】 【責任編輯:李海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