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央視大型文化節目《非遺裏的中國》播出重慶篇,重慶32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在節目中呈現。其中,大足非遺項目共計12項,佔比近40%,從開篇到結尾,從石雕到美食,展現着大足的文化氣韻。
雙橋雜技
“雙橋雜技”是活躍在大足區雙橋經開區民間的一項雜技表演活動。雙橋地區每逢年節喜慶、每遇農家大事,一直都有雜技活躍在鎮街鄉間,雜技演出成為了雙橋的傳統習俗,延續至今。
“雙橋雜技”項目的基本內容表現在演出內容上:開場“辦交割”、中途小丑串場、各類型的雜技表演等。“雙橋雜技”的傳統節目主要有肢體技巧,道具技巧、頂功、倒立、翻滾,以及小型魔術、氣功、高竿等10余個雜技類型,單項節目50余個。
大足石雕
大足石雕是大足區境內唐宋以來流傳至今的石雕藝術的總稱。
其起源唐朝初期,與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相伴而生。2009年9月被列入重慶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21年5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大足梅絲拳
該拳流傳至今,已逾130餘年,亦可謂源遠流長。查閱我國現有而相關的武術資料,沒有見到&&一轍之拳種,在全國可謂之獨一無二也。
大足梅絲拳2011年4月被列入重慶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7年6月命名大足區北山學校為大足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教育基地。
大足剪紙
大足剪紙是在本土傳統剪紙的基礎上,以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的內容為主,兼及地方生活題材,以中國南派剪紙技法為基礎技法,有機融入版畫、圖案等多樣美術基因創新而成的、具有很強觀賞美感和獨特藝術風格的剪紙藝術。
大足剪紙,2014年1月被列入重慶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雙橋獅舞
雙橋民間獅舞,歷史悠久,渝西知名。傳承了重慶一方民間獅子舞的各種玩法路數,堪稱重慶渝西地區全套獅子舞的典型代表。
雙橋玩獅子一為驅邪降福、消災祛病、祈求吉祥;二用舞獅子來拜年、拜祖,祈求保祐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家業殷實;三為民族團結、相互溝通,游藝鄉里、熱鬧民間。
萬古鯉魚燈舞
萬古鯉魚燈舞是重慶市大足區獨具地方特色的燈棚類民間舞蹈。鯉魚燈道具用竹篾綁扎成骨架,以白綾或皮紙裱糊彩繪而成,頭、尾各有一支撐木棒,供前後兩人手執玩舞。舞蹈模擬鯉魚在水中生活的各種自然形態和習性。
人們通過舞魚,寄託“吉慶祥和”的期盼,和“年年有餘(魚)”的訴求。這一擬物類舞蹈,廣泛流行於當地民間的“歲時年節”“壽慶婚嫁”等禮儀活動之中。凡屬喜慶熱鬧的場合,“耍鯉魚”已成為“約定俗成”的民間習俗。
龍水小五金鍛打刀
龍水小五金鍛打技藝,在生産鑿石匠作工具和冶鐵練兵中誕生。之後轉入民用五金製品生産,已有1200多年歷史。2009年9月被列入重慶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唐末,大足規模浩大的石刻造像和“五分制佛、半月剃髮”推動了龍水匠具、剃刀業的新發展。清末民初,軍閥混戰,龍水再次成為西南地區製造武器的重要基地,抗戰期間龍水五金出現新跨越。民國時期以手工鍛打刀為代表的龍水鐵器在四川與重慶、成都鼎足而三。解放後,龍水鐵器以“小五金”名世,在全國形成了“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西南有龍水小五金” 的美譽。
石馬植物染手工製作技藝
石馬植物染手工製作技藝,源自雲南,第五代傳人劉萍在2000年左右舉家搬遷至石馬、拾萬一帶居住,帶領村民們種植染材花卉,傳授技藝。“植物染”是使用天然植物進行織物染色的手工製作技藝,共有“生染”“媒染”“煮染”“發酵染”“拓染”“套染”“扎染”七種方式。
郵亭鯽魚傳統製作技藝
郵亭,乃舊時上到重慶,下達成都必經之驛站,自古為成渝交通咽喉,史稱“郵亭鋪”。據傳,清代咸豐年間,南來北往的行人停留郵亭鋪,喝茶、打牌、吃飯、住宿。於是,本地的一些精明的漁民便依託郵亭鋪開起了路邊鯽魚店,熬鯽魚湯、煮鯽魚方便行人食用。
這裡煮出的鯽魚以其味鮮、細嫩,贏得過往官家和商賈大加讚賞。天長日久,聲名遠播,生意日漸紅火。在文化人的指點下,郵亭很多餐飲店便挂出了“郵亭鯽魚”招牌,此後逐漸形成了享譽巴蜀、名滿西南的特色菜品。
大足冬菜釀製技藝
相傳,勤勞節儉的大足人民,從古至今,都會在蔬菜豐收之年,將多餘蔬菜腌製成鹹菜,以備作日後枯菜之需,家家戶戶皆是如此,代代相傳,成為一方風俗,沿襲至今。大足冬菜,是大足人民在生活中孕育出的食用佳肴。2009年9月被列入重慶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大足區雍溪口水兔製作技藝
雍溪口水兔起源於1919年,由雍溪鄉老街口的一家川菜館的特色菜改良而來,雍溪口水兔選用四川地區的食草白兔,採用寬油炸制、秘制調料煸炒等工藝,手工製作,獨具匠心。雍溪口水兔是小川東古道上的傳統美食,在往來食客的觥籌交錯之間,綿延出百年的歷史。
中敖火龍
“中敖火龍”起於宋末,是一種“忠孝”文化活動,被紀念的忠臣為南宋昌州大足縣中敖鎮人趙昴發。
中敖火龍,用竹條捆紮成龍形骨架,糊上皮紙,彩繪而成。一般分九節、十一節、十五節等大小不同、長短各異。龍頭造型雄偉,呈“S”型,裝飾華麗,為其他地區所少見。(包靖 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