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酷熱與清爽並存,山城重慶“有溫度”
2024年09月01日 17:55 來源: 新華社

8月20日,游客乘坐觀光纜車欣賞重慶城市風光。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新華社重慶9月1日電 題:酷熱與清爽並存,山城重慶“有溫度”

  新華社記者伍鯤鵬

  “42℃的夏天,重慶遍地都是熟人”“老天開玩笑也要有個度吧,有啊!42度”……近日的重慶依然高溫,最高氣溫連續多日達到或超過40攝氏度,讓這座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火爐”。在觀音橋等各大網紅商圈,重慶人通過廣告牌開啟了“自嘲”模式。

  “本來天氣熱得讓人受不了,不過看到這些冷笑話確實讓人能暫時忘記酷暑。”陜西游客李明艷説,“天天這麼熱,還開得起這樣的玩笑,在街邊悠閒愜意地吃着火鍋,重慶人是真的不怕熱麼?”

8月23日,重慶江北區嘉陵江畔,游客們在打卡重慶知名網紅景點——洪崖洞景區的夜景。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重慶人確實不怕熱,63歲的老郭就是其中之一。吃過午飯看完新聞,他一如往常地拿着蒲扇,提着茶杯離開了家,準備到長江邊上轉一轉,“散步完之後去防空洞裏坐一下,不就涼快了”。

  防空洞里拉家常,一直以來都是重慶市民們獨特的避暑方式。20世紀30年代末以來,重慶在城中利用山體開挖了大量防空洞。從2002年開始,重慶就利用防空洞冬暖夏涼的特點,將閒置的防空洞翻修改造為免費對外開放的納涼點。

  “我們社區特意通知,可以來納涼點乘涼。”在重慶市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光榮坡社區的光榮坡11號人防工程納涼點,重慶市民周阿姨和老伴兒把這裡當成第二個家,每天都來乘涼。周阿姨説,來納涼點避暑,不用在家開空調,甚至比吹空調還舒服。

  除了防空洞,重慶近年來還利用公共資源推出消暑舉措並增加納涼場所,讓重慶市民的夏天能過得更加“清涼”。市區軌道交通站內開設的140個納涼區,就是重慶人夏日的“新歡”。

  “每天下午三點,我會準時帶着孫子到軌道站的納涼區來,這裡真的又涼快又方便。”56歲的張明遠説,“來歇涼的人很多,有時候還可以跟其他人下盤棋。孫子也能在旁邊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不用整天待在家裏和我大眼瞪小眼。”

  為了讓戶外勞動者也能享受到山城重慶夏日的“清涼”,重慶市還設置了數百個“勞動者港灣”,為他們提供防暑空間。在這個空調、冰箱、微波爐、防暑藥品等一應俱全的小房間內,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在此休息、飲水、吃飯,享受着工作後難得的閒暇時光。

  外賣騎手們穿梭在山城之中時,對重慶的“酷熱和清爽”有更深的感受。在重慶各個商圈,分佈着眾多“愛心冰櫃”。冰櫃上寫着“致敬高溫下的城市勞動者”,裏面放着冷凍礦泉水供高溫下的戶外工作者免費取用。

  “炎熱的夏天能喝上清涼的礦泉水,重慶這座城市真的很有溫度。”外賣騎手盧星宇説。

  在酷熱中盡力為民眾創造清爽的環境,讓重慶這座中國西部的直轄市成為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包容和平等是它真正的內核。從奔馳在軌道上的“背簍專線”到僅供行人通行的跨江大橋,充滿溫情的城市治理持續呵護着這裡暖煦的人間煙火。

  “傍晚江邊上的人越來越多了,出來散步都有點擠,不過這也説明人們喜歡重慶這座城市。”搖着蒲扇的老郭笑着説。

編輯: 韓夢霖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