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為綠色“國寶”築牢保護屏障 重慶27棵千年古樹有了司法守護人

  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在武隆區雙河鎮九耙村一棵1200年樹齡的包果柯樹下,市高法院、市五中法院、市林業局聯合開展“千年古樹·司法守護”活動。現場,全市27棵千年古樹所在地的萬州、黔江、涪陵、合川、南川、武隆、城口、豐都、巫山、巫溪、酉陽、彭水共12個法院院長成為重慶首批“千年古樹司法守護人”。

  “聘請法院院長為‘千年古樹司法守護人’,這標誌着千年古樹司法守護人制度在重慶全面推行。”市高法院相關負責人&&,通過由古樹所在地法院負責人擔任千年古樹司法守護人,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式助力千年古樹保護修復,織牢古樹名木司法保護網,為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貢獻司法智慧和力量。

  市五中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環境資源法庭將統籌適用刑事、民事、行政責任,依法嚴懲危害古樹名木犯罪,妥善處理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環境保護糾紛,監督支持行政主管部門履行古樹名木保護職責,依法支持古樹名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請求,守護好綠色“國寶”,築牢古樹名木司法保護屏障。

  截至目前,除城區和自然保護地外,全市登記在冊古樹名木25662株,涉及71科157屬287種。其中一級古樹505株、二級古樹2421株、三級古樹22727株,名木9株,千年古樹共27株。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