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灣8月推出體育惠民寵粉計劃
提到大田灣,重慶人都不陌生。
大田灣之於重慶,並非一個簡單的地名,而是一個承載着重慶體育榮光與夢想的體育地標聚集地。
這裡坐落着1942年建成的亞洲第一座跳傘塔,上世紀50年代落成的新中國第一個甲級體育場——大田灣體育場,極具中式古典建築美學的重慶市體育館,還有激勵着一代又一代重慶體育人的《賀龍和運動員》雕像……這些背後,充滿了時代敘事,見證着當年運動員們躍動飛揚的光影,觀眾熱情洋溢的吶喊迴響和體育釋放的蓬勃力量。
如今,大田灣作為重慶唯一的市級全民健身中心,持續不斷升級蛻變,也一直是那個充滿正能量的地方。
如果你路過大田灣,就能看到男女老少,腳步輕盈,意氣風發。打球的、游泳的、跑步的、跳廣場舞的……人人自得其樂,全民健身的幸福感,具體而生動。
尤其是在大田灣體育場煥新歸來、重啟開放之後,整體健身環境實現了提檔升級,人氣也更旺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體育運動成為廣大群眾“剛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優化事業單位結構布局,強化公益性”“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作為重慶全民健身的策源地和唯一的市級全民健身中心,大田灣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打造全民健身首選地”的新使命,着力在我市完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辦群眾滿意的場館 讓“人人享健身”
“為什麼喜歡來大田灣健身?”帶着這個問題走在大田灣全民健身廣場上問了一圈,得到了許多答案。
“我在大田灣打球差不多有8年了,喜歡這邊的運動氛圍,而且現在可以在線訂場,很方便。”
“大田灣像個公園一樣,環境好,鍛煉又方便,很多場地都是免費的,智慧步道還可以隨時查看運動數據。”
“這邊場館多,運動選擇多,可以換着花樣鍛煉。”
“大田灣有些設計和服務是考慮到我們老百姓的,廣場周邊好幾個免費的便民直飲水點,體育場旁邊還有一排儲物櫃。”
“有需要的時候,去服務窗口接點開水、借把傘,工作人員都很熱情。”
……
這些答案很細節、很個體,也拼湊出一個從群眾需求出發,用心用情提升市民健身幸福感的場館形象。
今年上半年,大田灣累計接待健身群眾超130萬人次,同比增長63%。
為迎接8月8日全民健身日,大田灣於8月4日提前啟動了全民健身周主題活動,除了在全民健身日當天,大田灣體育場、籃球場、游泳館等十大體育場館免費對市民開放,還將開展免費國民體質監測、全民健身公益大講堂等惠民活動。
不僅如此,大田灣還在今年推出的場館惠民九條措施中提出,推動場館設施在特定節假日向軍人、警察、醫護人員等特定人群免費開放,增設部分兒童娛樂健身設施等暖心舉措,不斷增強健身群眾的認同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據大田灣全民健身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還參與到中國體育場館協會《大型體育場館安全管理規範》團體標準編制任務中,助推全國體育場館標準化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
辦群眾喜歡的賽事 讓“人人可上場”
為進一步激發市民健身熱情,大田灣充分發揮三人籃球普及性高、參與性廣、觀賞性強的優勢,全新打造了首屆大田灣3V3籃球聯賽,將比賽設置超長周期,涵蓋周賽、月賽、決賽,並面向市民免費報名,累計吸引了108支隊伍、近500名籃球愛好者參與。
近年來,大田灣立足全民健身主基調,積極響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辨識度的自有品牌賽事活動。如大田灣熒光跑、“大田灣”平板支撐挑戰賽、大田灣游泳嘉年華等,還有在8月舉辦的首屆“大田灣杯”成渝羽毛球邀請賽、“大田灣杯”少兒運動會等賽事活動,把賽事辦進大田灣歷史文化街區,並同步推出體育集市、體育消費季等活動,不斷創新消費場景。今年8月,大田灣全新推出集運動、旅游、美食、惠民等信息於一體的《大田灣打卡地圖》,進一步推動體育生活化、生活體育化。
同時,大田灣還依託場館優勢,承接峨眉傳奇46世界格鬥冠軍賽、中國重慶體育舞蹈公開賽等眾多體育賽事活動,不斷滿足市民多元化的參賽、觀賽需求。
全民健身關乎全民。不管是運營場館還是舉辦賽事,大田灣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力求用有力度、有溫度的服務,把全民健身從頂層宏觀的國家戰略落地到惠及萬家的生活日常,從每一塊健身場地、每一場賽事活動和每一次健身指導入手,讓老百姓可感可知、有感而動,以全民健身之力持續為美好生活添彩。(石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