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第十七屆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頒獎典禮在渝舉辦
2024年08月01日 08:18 來源: 新華網

活動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7月31日電(李海嵐)7月31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作家協會指導,中國寫作學會主辦,重慶大學、武漢大學文學院、重慶課堂內外雜誌社承辦的第十七屆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頒獎典禮在重慶大禮堂舉行。

  作為教育部審批通過的2022—2025學年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44項競賽之一,本屆大賽自2023年9月底啟動,共吸引了全國1900余所高中學校超過100萬學生參賽,歷經層層角逐,共有3000余名選手晉級總決賽,最終2600餘人赴重慶完成現場總決賽。

  為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公開,大賽邀請了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文學院教授,及全國各地邀請而來的語文教研員、高級語文教師、資深主編在內的57人專家評審團,對決賽選手作品進行專業評審。

  經過嚴格評審,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高端、江蘇省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張子秋、福建省東山第一中學李溢超、江蘇省南京市第一中學崔澤欣、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陳高棋、江蘇省運河中學北校溫佳玉、山東省臨邑第一中學陳一然、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尹愉景、山東省青島大學附屬中學高中任嘉寶、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金奕彤10名學生最終脫穎而出,榮獲特等獎。另外,大賽還評選出一等獎200名,二等獎800名,三等獎若干。選手們可在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官網或官方微信公眾號查詢決賽成績。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知名作家阿來致辭時&&,自從多年前與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結緣後,每一年都對大賽中涌現出的新面孔、新作品充滿期待。“經常有人問,寫作需要什麼模式,什麼技巧,我想創新作文大賽最大的意義和目的正是在於破除已有的寫作模式,打破原有的精神桎梏,在學生的心中播下一粒創新的種子。”他希望未來的文學青年多關注有鮮度的話題,進行有深度的思考,拓展有寬度的視野,挑戰有難度的題材,嘗試有溫度的寫作,給青春書寫以力量,讓寫作回歸本真。

  中國寫作學會會長方長安教授談到,大賽是挖掘與培養新生寫作力量的重要&&,對推動寫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寫作是生命的表達,是與世界的對話方式。創新作文大賽和我們日常寫作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特別強調創新,希望能引導大家突破傳統寫作的思維限制,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理念,形成開放而廣闊的視野,進而創作出有創新創意的優秀的作品。

  據悉,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原名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創辦於2006年,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公益的競賽原則,以培養和選拔能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好中國文字、寫好中國文章、講好中國故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宗旨,以“群讀共寫”為理念,致力於構建讀寫結合的作文生態,推動語文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廣大青少年的綜合能力、創新思維、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增強青少年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文化自信,挖掘和培養一批具有語文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