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推動文化傳承助力鄉村振興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青年學生赴榮昌區開展社會實踐

  7月,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大數據與信息産業學院“智惠夢工廠”中華文化傳承團赴榮昌區開展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激勵青年大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於行動中磨煉大學生素養,在實踐裏感悟初心使命,讓青春在實踐中開出絢麗之花。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智惠夢工廠”中華文化傳承團來到榮昌陶博物館前。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讓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學生們踏上了前往榮昌區安陶小鎮與夏布小鎮的創新探索之旅。

  現場感受陶器的製作工藝。

  一走進榮昌陶博物館,傳承團的學生們就被其內陳列着的陶瓷藝術珍品所吸引,他們穿梭於各個展廳之間,細細品讀其中韻味。團隊成員們還親身體驗了陶的製作,從選材、塑形、燒制到成品的每一個細節,感受到陶瓷製作的複雜與匠人的匠心獨運。

  近距離了解榮昌夏布的織造技藝。

  來到夏布小鎮的夏布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成員們深入了解了榮昌夏布的起源、原材料和織造技藝等,欣賞了由夏布製作的各類珍品,並體驗了夏布的製作過程,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及深刻內涵。

  如何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新時代的舞&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傳承團成員結合專業所學提議,若能利用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技術,讓歷史文物“活”起來,依託數字化管理&&優化原料採購、生産流程監控等關鍵環節,能夠極大地促進古老文化瑰寶的復興與繁榮。

  學生們來到榮昌區生豬大數據中心。

  在榮昌區生豬大數據中心,學生們先後參觀了數據展示區和智能監控室,並與中心的技術專家和管理人員深入交流,了解到在大數據支撐下,“智能養殖、數字監管、數字加工、智慧消費、産業金融”的生豬産業鏈和“數據治理、數據分析、數據應用、數據流通”的數據産業鏈等相關知識,實地感受到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便利與高效。作為大數據與信息産業學院的學生,他們立志將努力開拓專業視野,練就過硬本領,積極投身現代農村農業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重慶市廉政教育示範基地——榮昌區喻茂堅紀念館參觀學習。

  此外,“智惠夢工廠”中華文化傳承團還前往重慶市廉政教育示範基地——榮昌區喻茂堅紀念館參觀學習,加強青年學生的廉潔意識;來到榮昌區龍集鎮清河村,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還開展了反詐普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發放圖文漫畫宣傳單、普法相聲表演等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反詐知識和民法典相關內容,並結合真實案例進行分析,讓村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學生們走上街道開展反詐普法宣傳教育活動。

  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把法律知識送到田間地頭。傳承團的學生們紛紛&&,要以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主動踐行青年一代的使命與擔當,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以青春之名銳意進取,以敬仰之心履職盡責,在推動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中彰顯青春力量。(楊琴 雷蕾)

編輯:邵以南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