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追根‘稻’底”實踐團到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觀察鄉村振興的發展情況,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
當天上午,實踐團在長虹村村幹部的帶領下,參觀隆平五彩田園,登上觀景&俯瞰田園全貌,聆聽田園發展歷程。
隆平五彩稻田部分景觀。
據悉,長虹村佔地5.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500多人,共有耕地2684畝,其中水稻種植佔有300畝,長虹村在2020年獲“全國文明村”稱號。長虹村以水稻種植為主,發展“魚稻共生”和“蝦稻共生”生産模式,並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發展冬蝦養殖産業,提高本村收益。水稻産量能夠達到每畝每年産三百斤,形成大規模的水稻加工和售賣,並形成本土品牌“拾萬香米”。隆平五彩田園是由紅色、白色、綠色、藍色、黑色五種顏色構成的大地景觀,繪製主題根據每年的時政熱點、大足石刻等組成。
實踐團成員與重慶師範大學旅游學院教授交談。
在參觀五彩田園途中,重慶師範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兼長虹村榮譽村長為實踐團講述了因地制宜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性,以及在鄉村發展中將第二産業製造業和第三産業服務業相融合的重要性。
與村民笑談今年豐收。
此外,長虹村還在活動廣場設置了文化長廊,通過張貼先進典型人物事例,起到“學習先進典型,促進鄉風文明”作用,並且在和美小院的村民活動室內放置書籍、電腦等,供村民閱讀使用,更好地促進鄉村文明的發展和村民文化素養的提升。實踐團在村幹部帶領下還進行入戶走訪,深入了解基層群眾的基本生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