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醫附屬璧山醫院消化內科:強專科重創新 做群眾健康的護“胃”兵

  重醫附屬璧山醫院消化內科年度門診量4萬餘人次,年度收治住院患者近4千人次,年度開展胃、腸鏡診療2萬餘人次;近3年,科室承辦國家級學術會議1次、市級學術會議5次;近5年科研立項共計14項,省部級及以上課題9項,發表論文14篇,SCI8篇,實用新型專利10項……

  一組組數據見證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激勵奮進、勇攀高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郭進軍教學查房。(胡悅建 攝)

  “我們是人民的護‘胃’兵,必須時刻堅守在前線,確保患者能得到及時治療。”重醫附屬璧山醫院院長、消化內科學術技術帶頭人郭進軍説。醫院消化內科作為重慶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歷經20餘年的風雨兼程,不斷提高專科服務能力,力爭做到對消化系統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守護區域患者的胃腸道健康。

  消化內科主任顧問馮定奇主任醫師介紹,科室實行科主任領導下的組長負責制,各級崗位職責明確,設有與專科發展相適應的亞專業組,分為胃腸疾病專業組、肝膽胰疾病專業組、內鏡團隊,在萎縮性胃炎及消化道早癌、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肝病等常見多發病以及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急危重症和疑難雜症的治療方面具有鮮明特色。

  近日,重醫附屬璧山醫院消化內科為高齡患者王某進行了食管中、上段近環周早癌的內鏡黏膜下剝離微創治療。該手術的完成,體現了醫院消化內科行複雜內鏡微創手術的能力。

榮黎查看患者情況。(胡悅建 攝)

  “消化內鏡治療早期消化道癌的優勢之一在於它在完整切除病變組織的同時,也保留了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消化內科副主任榮黎&&,科室在消化內鏡“超級微創”的道路上不斷開拓創新,在盡可能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盡量減少潛在的術後風險,加速患者康復進程,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也減輕了患者的費用負擔。

  近年來,醫院已成熟廣泛地開展了食道曲張靜脈套扎、胃底曲張靜脈組織粘合劑注射、內鏡粘膜下剝離、內鏡下全層切除、經內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等新技術新項目10余項。

  “依託高質量的消化內鏡檢查,實現早查、早診、早治,是提高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長期生存率的關鍵所在。”榮黎指出,絕大多數消化道早癌患者沒有特異症狀,難以被察覺。而當出現明顯症狀時,腫瘤往往已經發展至中晚期,治療難度大,效果也不理想。通過及時的胃腸鏡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可疑病灶,讓消化道早癌“無處藏身”。

  “一切以患者的需求為目標。近年來,消化內科着力學科發展,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不斷深耕科研,鑽研新技術新項目,終極目標就是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盡最大努力守護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健康。”郭進軍説。

  郭進軍&&,下一步,醫院將加強消化內科亞專業的建設,計劃開設萎縮性胃炎、脂肪肝、便秘等專科門診,提升專科服務能力,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療。同時強化隊伍建設、加強科技創新,持續提升醫療質量,更好地為群眾的腸胃健康護航。(翁小荔)

編輯:許文琛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