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從“重慶寶貝”蜚聲海內外看重慶品牌競爭力

  巫山機場,工作人員檢查即將由中國郵政航空公司全貨機托運的巫山脆李。(攝於2022年7月2日)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2018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和代表們互動交流時提到涪陵榨菜、巫山紅葉、巫山脆李等不少“重慶寶貝”。

  2024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強調,要“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促進農民群眾就近就業增收,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進程”。

  

  核心提示

  4月27日,巫山縣曲尺鄉權發村。李樹長勢喜人,生機盎然,果園裏到處都是果農忙碌的身影。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對巫山脆李等“重慶寶貝”興致盎然。今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再次對西部地區鄉村振興、發展特色優勢産業等作出重要指示。

  近年來,巫山縣在脆李産業培育上狠下功夫,2023年,巫山脆李種植規模達30萬畝,比2018年增加了8萬畝,綜合産值18億元,比2018年增長122.2%。當年,巫山脆李還成功入選《中國品牌·典範100》,品牌價值達27.64億元,位居全國李類品牌價值榜第一。

  除了巫山脆李,巫山紅葉、涪陵榨菜、涪陵龍眼等總書記關心的“重慶寶貝”,也都表現亮眼。

  事實上,從農産品到工業品,再到高端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眾多“重慶寶貝”憑藉地産特色、技術和發展模式等優勢,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樹起了一塊塊“金字招牌”,推動形成地區發展新動能。

  巫山脆李搭乘飛機銷往全國

  3月12日,一年一度的巫山李花節開幕。節會期間,不少客商當場就與果園簽訂了銷售協議。截至目前,已有來自四川、湖北、陜西、廣東、江蘇、福建等地的30多位客商,下了上萬噸採購訂單。

  權發村地處巫山脆李核心種植區。近些年,村黨支部書記孫祖勇切身感受到了脆李産業的巨大變化。2018年以前,當地脆李産業已經在國內小有名氣,但管理上仍比較粗放,交通和産業基礎配套也不足,政策和本地資金的扶持能力有限,産品品質提升緩慢,“身價”也不高。

  2018年8月,重慶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作出的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巫山脆李作為全市三大特色水果之一,進行重點培育。

  巫山縣委、縣政府也成立産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00萬元,整合各類上級資金1.15億元,專門用於脆李産業發展,同時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培訓種植能手,不斷提升種植水平。

  “巫山脆李最大的特點就在一個‘脆’字,但過去依靠公路運輸,往往會讓送出去的脆李品質和口感大打折扣。”巫山縣果品産業發展中心主任劉仁鵬介紹,為此,2022年,重慶市第一條專門為當地優質農産品外銷保駕護航的全貨機運輸航線——“脆李航班”正式啟航,全國超過1000座城市實現“次日達”,讓“金果果”才下枝頭就能擺上市民餐桌,巫山脆李的平均收購價,也從每斤5元提升到8—15元。

  和巫山脆李一樣,總書記關心的巫山紅葉、涪陵榨菜、涪陵龍眼等“重慶寶貝”,産業發展也有聲有色。

  巫山縣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巫山持續舉辦紅葉旅游節,節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巫山的黃櫨、烏桕、丹楓等近200個紅葉品種,總面積超120萬畝。以紅葉為媒,2023年,巫山縣累計接待游客2904.8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6.32億元,文旅市場主要指標創下歷史新高。

  有“國民小菜”之譽的涪陵榨菜,市場佔有率穩居國內第一。2023年,涪陵區産銷成品榨菜51.28萬噸,實現榨菜産業總産值141.14億元。“涪陵榨菜”還被作為全市農産品加工“爆品”予以重點培育,涪陵榨菜集團也陸續推出輕鹽休閒榨菜産品如烏江小脆口等,更好滿足市場需求。

  涪陵龍眼、荔枝等特色水果産業也“不甘示弱”。2023年,涪陵龍眼種植面積達2.25萬畝,産量達到4000噸,産值4000萬元;荔枝種植面積為4500畝,産量700噸,實現産值840萬元。在涪陵龍眼、荔枝重點種植區睦和村,當地依託果樹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帶動當地村民年均增收超1萬元。

  重慶品牌汽車持續“霸榜”

  事實上,廣受市場青睞的“重慶寶貝”,遠不止於農産品。作為重要製造業基地的重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工業品牌加速崛起。

  最近3個月,中國造車新勢力品牌榜單上,源自重慶的賽力斯“問界”,銷量持續“霸榜”。同時,該品牌還成為中國市場豪華汽車品牌銷量前五名中唯一的自主品牌。目前,賽力斯汽車已出口到歐洲、美洲、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地區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整車超過50萬台。

  “賽力斯汽車未來要成為全球豪華品牌前十強!”3月19日,在賽力斯汽車2024海外商務大會上,面對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家經銷商,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亮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標。

  賽力斯汽車的一位老員工回憶,2018年前後,賽力斯汽車的前身——金康新能源汽車,正處於從前期技術探索進入産品量産的關鍵時期。

  “那時,我們已經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增程式的核心技術,但在具體的産品定義以及質量一致性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這位員工説,當時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還遠沒有今天這麼高,因此,雖然賽力斯汽車已經做了大量的創新投入,但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不少人仍深感迷茫。

  2018年3月,張興海作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當面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們民營企業深受鼓舞,也明確了目標、增強了信心。”張興海説,他回到重慶後,就與大夥籌劃集團的下一步發展,決心要完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大數據智能化製造系統,創建全球領先的智能汽車品牌。

  隨後,賽力斯與華為合作,推出了全新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問界”,並量産了三款車型。憑藉優秀的動力性能,出色的智能化、舒適性和外觀設計,賽力斯在競爭激烈的國內汽車市場上,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佔據了技術和品牌領先地位。

  像賽力斯這樣産品特色鮮明的“重慶造”工業品牌,重慶還有不少。

  例如,2023年,長安汽車銷量超255萬輛,穩居全國前三,其中自主品牌海外銷量超23萬輛;隆鑫摩托一年出口數量超百萬輛,多年位居行業第一;登康口腔在國際巨頭雲集的牙膏市場零售額常年位居行業第四、本土品牌第二,其中,冷酸靈牙膏在抗牙齒敏感領域擁有60%左右的市場份額。

  此外,宗申、重慶啤酒、太極藥業、智飛生物、天友乳業、紅蜻蜓……一眾“重慶寶貝”也正力爭上游,加快打造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它們,都是重慶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重慶方案創造“綠色奇蹟”

  鋼鐵、化工等傳統“粗大笨”行業,有了智慧的“大腦”,産生的每一個數據就可以被“大腦”採集、利用,支撐工廠實現對全流程的綜合化精益管理。這並非幻想,而是在重慶高科技服務和解決方案賦能下,業已落地的現實。

  近日,重慶企業中冶賽迪簽下的日照鋼鐵全流程智能工廠機器視覺AI應用項目合同,被業內視作機器視覺AI應用標杆示範工程。

  據介紹,該項目覆蓋轉爐料場顆粒度識別、火焰識別、鋼包溫度檢測等百餘個視覺識別點位,可實現鋼鐵生産豐富場景的自動判定識別,能夠把工人從長時間觀察值守中解放出來,有效穩定作業質量,保障生産安全。

  目前,中冶賽迪已與礦山、鋼鐵、有色、化工、建築等18個行業的百餘家標杆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其開發的CISDigital AI金睛系列工業互聯網&&,每年可為這些客戶創造價值超50億元。

  在距離重慶1000多公里的內蒙古庫布齊沙漠,來自重慶的高科技,正在這裡創造“綠色奇蹟”:飼草玉米、飼草高粱的“個頭”比普通成年人還高一頭;沙地裏的西瓜,吸引了獾、刺猬等動物前來“嘗鮮”……

  2022年初,由重慶交通大學易志堅教授牽頭研發的“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在當地開啟大規模産業化推廣。這種技術通過在沙子中混合適量的黏合劑和水,讓“一盤散沙”獲得與自然土壤一樣的“生態-力學”屬性,具有較強的存儲水分、養分和空氣的能力,成為適宜植物生長的載體。

  截至目前,這個由重慶原創的“沙漠土壤化”技術,已在國內外10多個點、多種嚴酷自然條件下進行實地試驗,總面積超過3萬畝。該技術對於我國荒漠化防治、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保障糧食安全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等,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這樣的高端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重慶還有很多。

  例如,重慶創立的國際上第一個跨座式單軌交通標準體系,被多國譯成本國文字參照採用;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牽頭研發的基於無線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已經走向海外,服務於越南、墨西哥、印尼等地的項目;三峰環境垃圾焚燒發電等技術及裝備,已應用到美國、德國、印度、埃塞俄比亞、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多個項目,市場佔有率持續領跑行業;中國汽研、西部智聯、重慶賽寶、忽米網、廣域銘島、中機中聯……一個個重慶品牌,正在全球高科技服務和解決方案的版圖上熠熠生輝,持續為各行各業創造高端價值。

  閱讀延伸>>>

  一扇“重慶門” “打開”全世界

  一扇扇“重慶門”,正在全球市場熱銷!

  去中東地區旅游,你會發現,不少國家的地標建築所使用的門窗産品,都是“重慶造”。它們都是重慶美心(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心集團)的出口産品。就在前不久,美心集團又中標埃及在建體量最大的阿拉曼國際新城項目,為當地4棟超高層建築提供木門産品配套。

  “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重慶造’門窗産品很受歡迎。”美心集團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他們的門窗類産品在中東、中亞及東南亞等地區出口量持續增長。2023年,美心集團累計向中亞、西亞地區出口7萬樘門窗産品。

  為何“重慶造”門窗産品深受海外市場追捧?這要從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説起。

  在那屆世界盃上,由一個個集裝箱搭建而成的卡塔爾974體育場,吸引了全球目光。當時,美心集團為這座體育場提供了1200樘鋼質防火門配套,同時還為卡塔爾的埃爾沃克拉球迷村提供門類産品配套,提供的4.8萬套鋼質門質量過硬、造型美觀,“重慶門”一炮而紅。隨後,美心集團陸續承接卡塔爾的多哈、盧賽爾等城市建設配套訂單,持續打響“重慶門”的海外知名度。

  在東南亞市場上,“重慶造”門窗産品同樣表現不俗。目前,美心集團已陸續為老撾磨丁經濟特區、柬埔寨暹粒新國際機場航站樓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門窗産品配套,獲得當地市場廣泛認可。

  近年來,美心集團生産的木門、鋼質門、窗戶、家居等多類“重慶造”産品紛紛“出海”,出口量年均增長7%。

  數讀>>>

  5200億元

  ·2023年,重慶38個區縣創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3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2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2個,生態特色産業綜合産值達5200億元、增長5.2%。

  859個

  ·截至2023年底,全市培育市級以上名牌農産品859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119個,全國特質農産品48個,地理標誌農産品70個,重慶名牌農産品609個。

  231.8萬輛

  ·2023年,重慶生産汽車231.8萬輛,汽車製造業完成産值4802.9億元,同比增長8.9%;增加值增速達到9.3%,對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3.8%。其中,重慶生産新能源汽車50萬輛,同比增長30.3%,在汽車産量的佔比提升到21.6%。2023年全年,重慶出口汽車36.8萬輛,同比增長29.8%。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