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首屆“消費金融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辦,近200名來自消費金融行業專家學者、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以“金融惠聚新消費·創新激發新動能”為主題,圍繞拓展新型消費市場、行業標準提升、科技創新賦能、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本次論壇由重慶市委金融辦、重慶市商務委、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指導,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牽頭會同18家金融機構共同承辦。
消費金融服務聯盟,在重慶打造全國消費金融集聚地
論壇現場,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重慶農商行、螞蟻消金、度小滿等19家金融機構簽約成立“消費金融服務聯盟(重慶)”。據介紹,該聯盟將立足重慶、服務全國,着力共同完成搭建消費金融合作機制、推進數智化轉型、探索消費金融標準化建設、完善消費金融生態、服務國家戰略舉措等目標任務,推進消費金融與産業深度融合,深入實施“智融惠暢”工程。
19家金融機構在領導見證下簽約成立消費金融服務聯盟。
本次論壇在全國首次發布行業“負責任的消費金融標準”,該標準由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課題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課題組共同撰寫完成。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代表課題組,闡述了“負責任的消費金融標準”研究框架和發展趨勢,該標準以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和監管政策導向為內涵,包括社會與環境、消費者保護、消費者促進與提升、數字金融業務風險管理、合作方管理五大主題及多個細項指標。該標準也從適當性管理、負責任的營銷等維度為金融機構提供指引,助推消費金融行業合規經營,構建金融監管、金融機構、消費者共建共享的良好金融生態體系。
蓄勢賦能,將消費金融領先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
當天,金融領域專家學者、金融機構負責人共同探討了金融如何更好拓展新消費、激發增長新動能、打造良好消費金融生態等內容。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健華認為,數字技術能夠增加消費場景、提高消費能力,建議利用數字技術打造針對不同人群的特色新消費。
中國人民大學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認為,消費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消費的基礎是收入,在如今的金融、信用社會,消費的增長不光取決於當期收入,也與未來收入有關,消費金融有助於平滑收支、促進耐用消費品消費決策, “不要低估消費金融的重大價值”。
恒豐銀行副行長白雨石認為,新質生産力催生消費金融新機遇,數智賦能已深度融入消費金融及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加強金融機構之間的聯動,合作共贏,為激活消費新動能貢獻力量。
螞蟻消金董事長金曉龍談到,隨着居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大幅提升,金融行業的關注點,逐漸從金融服務“有沒有”進階到金融服務“好不好”,變化背後折射出“金融健康”理念正在成為行業共識,金融行業正在從追求規模發展走向追求高質量發展。
論壇現場還展示了多家金融機構在消費金融的實踐成果,螞蟻消金、度小滿等金融機構也分享了各自在場景實時風控、金融垂類大模型等方面的探索實踐。
據重慶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消費金融行業機構類型豐富多元,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已形成頭部引領、行業集聚、多層次發展並服務全國的消費金融體系。截至2023年末,重慶涉及消費的金融機構(組織)超80家,消費貸款規模同比增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