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為期9個月的違規養犬專項整治,大力整治犬只傷人、犬吠擾民等問題;圍繞犬只個體識別、養犬(變更、登出)登記、收容留檢等事項,謀劃養犬服務管理“一件事”全流程閉環管理……
1月29日,市人大常委會舉行《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執法檢查市級匯報會。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將持續抓好《條例》執行,嚴格執行《條例》規定,強化工作措施,規範養犬行為,強化協同治理,逐步消除養犬誘發的各類風險。
行政審批登記犬只21萬多只
去年累計免疫犬只108萬隻
《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自2023年6月1日起實施。為檢查實施情況,督促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1月上旬,市人大常委會就此開展了執法檢查。
執法檢查組通過實地明察暗訪、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等方式了解到,《條例》施行取得初步成效,重慶養犬管理態勢整體安全向好。
據介紹,截至目前,我市重點管理區和一般管理區養犬行政審批登記犬只21萬多只,其中《條例》施行以來行政審批登記3.73萬隻,執法檢查以來新增行政審批登記1.84萬隻。在重點管理區已完成對5.15萬隻犬植入電子標識,對1.01萬隻犬進行鼻紋識別。
在全市909個派出所設立辦理養犬登記證窗口。2023年全市累計免疫犬只108.48萬隻,隨機狂犬病免疫抗體監測結果顯示,犬只免疫抗體合格率符合國家標準。去年,全市公安機關對養犬人或管理者進行法治教育3萬餘起,調解涉犬糾紛3859起。
目前各區縣違規養犬專項整治已全面鋪開,今年1月以來全市犬只傷人警情同比下降2.32%,環比下降40.21%。
群眾知曉率較低、執法力度不夠
《條例》執行仍存在不少問題
“據我個人觀察,遛狗不牽繩、不戴嘴套、隨地大小便且不清理、犬吠擾民等不文明養犬現象仍然存在。”一直很關注我市養犬管理情況的市民曾先生&&,《條例》宣傳力度不夠,群眾知曉率較低。同時對不文明養犬的執法和曝光力度較低,《條例》震懾力仍然不足。
沙坪壩區人大代表黃雪莉也有同樣感受。不久前,她牽頭在當地社區舉行了一次《條例》實施問效評估會。“居民反映文明養犬勸導缺乏固定機制,熱心居民制止不文明養犬行為不被理解;犬只棄養問題亟待重視,流浪狗成群結隊現象突出,希望能進行一次集中收容。”黃雪莉説。
對此,執法檢查組有關負責人&&,對照《條例》具體規定,我市養犬管理確實還存在一些不足。
此外,檢查組還發現存在市級有關部門和部分區縣主動作為不夠、工作投入不夠、宣傳力度不夠、制度落實不夠、力量協作不夠以及登記比例低、養犬管理未形成有效閉環等問題。
嚴格執行《條例》 規範養犬行為
啟動違規養犬專項整治行動
針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將進一步推動各區縣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協調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和突出問題,強化除險固安工作導向,推動《條例》有力有效實施,加大輿論宣傳力度,推動形成依法文明養犬的意識、行為習慣和良好社會氛圍。
針對執法檢查組發現的問題和相關意見建議,市公安機關、農業農村、城市管理、衞生健康、市場監管和住房城鄉建委等部門將嚴格執行《條例》規定,進一步明確主體責任和監管規定,強化工作措施,規範養犬行為,強化協同治理,消除養犬誘發的各類風險隱患。
針對市民反映集中的違規養犬、流浪犬等問題,市公安局已於1月8日啟動違規養犬專項整治行動,整治行動將一直持續到今年9月。期間將通過宣傳引導、禁養烈性犬攻擊性犬、清理登記、加大查處力度、收容流浪犬等措施,大力整治犬只傷人、犬吠擾民等問題。
同時,重慶還將按照《條例》有關規定,圍繞犬只個體識別、養犬(變更、登出)登記、收容留檢、犬屍無害化處理、違法養犬行為記錄、銷售犬只來源和去向記錄、犬只免疫等事項,謀劃養犬服務管理“一件事”,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此外還計劃推動養犬管理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核,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犬管理。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王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