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三鋼廠老幹部活動室。
《風犬少年的天空》拍攝地開起了火鍋店。記者 佘振芳 攝/視覺重慶
觀音橋高樓林立、流光溢彩,一派都市氣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距這裡不足500米的背街小巷裏,卻藏着最原生態的市井煙火——爬滿青藤的老房子、盤根錯節的黃葛樹、斑駁的石磚路、熱鬧又接地氣的菜市場。這裡,就是野水溝和大興村片區,也是原三鋼二廠所在地,電視劇《風犬少年的天空》曾在這裡取景拍攝。
最近,葉水坊步道“上新”,將觀音橋商圈、野水溝片區和北濱路串聯起來,打造了一條獨特的人文風景線,也成為不少博主口中的“不可錯過的重慶寶藏打卡地”。
葉水坊步道入口位於北濱路,離軌道華新街站不遠。建於1573年的香國寺就曾坐落此處,清乾隆年間,這裡是著名的風景地“香國長春”。江北相國寺碼頭開埠後,一條連接雲南、貴州的古驛道也途經此處,一時間,香國寺的桂花香與碼頭的嘈雜聲在此交匯。如今,曾經崎嶇的碼頭梯坎整修一新,改建後的濱江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1月28日,記者從步道入口拾級而上,但見寬闊的&階依山勢而建,步道兩旁遍植蠟梅,陣陣幽香撲鼻而來。沿着禦龍天峰小區外步行幾分鐘,穿過馬路,繼續爬坡,就來到了原三鋼二廠所在的大興村。這裡隨處可見盤旋的階梯、繁密的樹木、頗具年代感的建築。從車水馬龍的喧囂鬧市切換到安靜的老廠區,恍若隔世。
三鋼二廠緊靠長安廠,曾是國營鋼鐵廠,以前有獨立的學校、球場、超市和員工活動室等。上世紀末期,三鋼廠破産後,老廠區和宿舍逐漸廢棄破敗。如今行走在這裡,時光的痕跡還鐫刻在一磚一瓦間:鐵門上寫有“單工宿舍”字樣,巷子裏的老式水錶銹跡斑斑,墻上還有和三鋼廠有關的老照片。轉角處,一棟中西結合風格的小樓,掩映在兩株高大的芭蕉樹中。
慢,是這裡獨有的生活情致。小商鋪門口的黃葛樹下,老人們三五成群地閒坐,下棋、喝茶、擺龍門陣,時間流淌得格外緩慢。
露天空地上,一個簡易的櫃子上立着一面大鏡子,左上角貼着褪色的紅色“囍”字,一位老人頭戴絨帽叼着煙斗,在鏡前藤椅上悠然而坐。“這裡理髮嗎?”有人上前詢問。“5塊錢一次。”“為啥沒得招牌?”“不需要招牌,好多人都曉得,大老遠跑來。”“下雨怎麼辦?”“下雨就不出攤噻。”對話間是生活的態度。
葉水坊步道隨着山勢蜿蜒而上,爬到坡頂,往左便通往野水溝菜市場。沿街為市、以地為攤,擺滿瓜果、河鮮、家禽、用具,吆喝聲不絕於耳,菜品新鮮便宜,還有“背篼燒白”“挑挑肥腸”等網紅小吃,吸引不少“好吃狗”前來尋味。
往右,則通往《風犬少年的天空》劇中“大興村四兄弟”的家。該劇由重慶籍導演張一白參與執導,以一群少年的成長為主題,豆瓣評分至今仍保持在8分。2020年這部劇熱播後,全國各地的影迷來此拍攝劇中同款照片。如今,劇中角色“狗哥”的家變成了咖啡館,“大力嬌”家的面館改成了火鍋店,墻上仍貼着劇照。
不過,幾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模樣。在大興村中興段住了二十多年的曹登會告訴記者,因為年久失修,這裡一度破敗不堪,道路上污水橫流,下雨天更是無處落腳。2023年初,江北區住房城鄉建委開始實施葉水坊步道工程,對原有圍墻、局部外立面、地面鋪裝、花池及周邊植物進行改造提升,當年12月完工投用。
新建成的步道,將原來錯綜複雜的街巷小路連接起來。“石板路平整乾淨,到處是欄杆扶手,我經常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觀音橋。”曹登會讚不絕口。
葉水坊步道打卡攻略>>>
1.步道起點
位於北濱路嘉陵江大橋橋下,可乘坐軌道交通3號線,由華新街站1號出口步行至此。
2.古道驛站
位於三鋼一路,葉水坊片區的入口處,可乘坐公交至黃觀路站,步行到達。
3.坊間光影
位於野水溝片區中心位置,是步道由南到北的必經之處,是曾經三鋼廠的居民區。
4.專家樓
位於野水溝片區棗兒坡綠地,見證了當年三鋼人熱火朝天的學習和生産場面。(記者 佘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