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藝術景觀雕塑《黑瓷婆婆》。葛琦 攝
1月28日,城市藝術景觀雕塑《黑瓷婆婆》在重慶市南岸區南山後街涂山窯黑瓷陶藝基地落成,南山再添新地標。
涂山窯是中國宋代民窯之一,是古代中國西南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倣建窯係民間瓷窯。涂山窯以黑釉瓷為主要産品,創燒於北宋末,南宋時極為興盛,至元代漸趨衰亡。涂山陶造型之美主要體現為“柳、卵、直、脹”,廣泛分佈在南岸黃桷埡、巴南清溪、榮昌瓷窯裏等地,其中涂山窯工場主要生産以玳瑁色澤為特色的涂山黑瓷釉産品。
此次作品的主題“黑瓷婆婆”又稱“涂山婆婆”,該作品在南岸區政府、南岸區文旅委的支持下,在重慶市華夏陶藝研究院與南岸區藝術家聯盟的共同努力下,由江碧波教授創作完成。作品將傳統技藝與現當代審美趣味相結合,是非物質文化遺産涂山窯及黑瓷陶藝工藝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
“涂山婆婆”是古老氏族涂山氏後代,也是涂山窯傳世家族的後代。她帶領家族承前繼後,以畢生的精力維繫了黑瓷作坊技藝傳承。重慶文化歷史故事和涂山婆婆的風采激發了江碧波的創作靈感,《黑瓷婆婆》由此誕生。
此次《黑瓷婆婆》的落成是南岸區推動涂山窯文化復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岸區政府積極弘揚傳統文化,將涂山窯文化融入當地的體驗式教育、研學和鄉村振興計劃中,通過多種形式展現涂山窯文化的魅力,為地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葛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