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晚,白居寺大橋首次點亮燈光,如同一道橫跨兩江的星河,為夜空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通訊員 劉映呈 攝/視覺重慶
華春瑩推文截圖。
隨着近期白居寺長江大橋走紅網絡,重慶建築迎來又一個高光時刻。1月22日、2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連續兩天在社交&&上發布推文,“點讚”重慶來福士、白居寺長江大橋以及“絲滑”變軌的軌道交通3號線。
在22日中午發布的推文中,華春瑩選擇了一小段航拍來福士廣場的視頻,並配文説:“重慶是一座由霓虹燈和摩天大樓組成的迷宮,讓您感覺仿佛置身於科幻電影中。”
時隔僅一天,23日早上8點過,華春瑩又一次發文:“重慶的白居寺長江大橋是工程和設計的奇蹟。到了晚上,它就像通往另一個維度的星空之門一樣發光,就像電影中的場景。”她還配上一段帶有極富科幻電影感的白居寺長江大橋的航拍視頻。
當天,華春瑩再度發文:“見證由中國魔術建造的:一個尖端的單軌系統,可以自動、無縫地切換軌道,使城市交通更快、更順暢。”她同時配上一段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道岔自動變軌的視頻,讓人直觀感受到中國基建的魅力。
實際上,有“8D魔幻城市”之稱的重慶,讓人讚嘆的建築不僅有來福士、白居寺大橋、軌道交通3號線,還有不少其他造型獨特、“有個性”的建築。
“個性”建築方面,重慶有堪比“比薩斜塔”的渝北“歪歪樓”,有重慶版“小蠻腰”之稱的“高科太陽座”,有“故宮紅墻重慶分墻”之稱的半山崖線步道,有270°無敵視野的蘇家壩步道觀景&&,還有被網友稱為“螺旋天梯”的九龍半島長江燈塔等,這些地方都成為市民和游客爭相前往的打卡地。
軌道交通和橋梁更是“風光大片”不斷。除了聲名遠揚的李子壩“輕軌穿樓”外,具有二次元特徵、像極了動畫片《千與千尋》中場景的軌道環線海棠溪站,形似天梭、有“世界最大的人行天橋”之稱的千廝門嘉陵江大橋,被譽為“雲端列車”的蔡家軌道大橋,以及亮燈後猶如“月光撥弦”的南紀門軌道大橋等,都讓人嘆為觀止。
為什麼重慶建築能頻頻“出圈”?重慶社會科學院文史所研究員劉容認為,這與重慶大江大河、層巒疊嶂、山水相擁的獨特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多年來,建設者將大山大水的屏障,改造為水、陸、空相聯互促的立體暢通網絡通道,構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獨特山水園林城市格局。
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橋梁事業部主創設計師、白居寺長江大橋設計師之一的劉信航&&,作為有名的山水之城,重慶交通設施大多有着跨越兩江的需求,自然會涌現一些特大跨徑、特殊結構形式的橋梁。重慶橋梁具有“多、妙、豐、親”的特色,不僅橋的數量多,橋梁設計和建設巧妙,橋型也豐富,尺度適中,使得人容易與其親近。加上重慶是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橋梁委員會認定的中國“橋都”,創新基因融入了城市橋梁建設的靈魂。在設計師的大膽創新、精益求精下,重慶橋梁“顏值”出眾並多次得到網友認可,是必然的結果。(記者 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