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小柯!”
“沒事,李阿姨,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居民李阿姨口中的“小柯”,是璧山區璧泉街道華龍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柯春鴻,很多居民都説他是一名“暖男”。
5年前,柯春鴻初到社區,因缺乏工作經驗,和居民溝通屢屢碰壁。為深入了解居民需求,他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後,都要在社區裏轉一轉,收集居民意見。哪的垃圾一直堆着還沒清理,哪的公共設施壞了還沒維修,他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遇到社區居民聚在一起聊天,柯春鴻也會湊上去聽一聽,從家長裏短的閒聊中發現問題、想出辦法。
“轄區一個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就是我在居民的家長裏短中聽來的。”柯春鴻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已經入住多年的還建房小區,由於停放車輛與日俱增,亂停亂放現象嚴重,導致停車矛盾突出。柯春鴻積極為小區爭取到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截至去年底,該小區完成了道路“白改黑”工程,重新規劃了停車位,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得到完善,安裝了路燈、休閒座椅,解決了外墻脫落、消防通道堵塞、花壇滋生蚊蟲等問題。“正是有了小柯的積極爭取,才讓我們小區面貌煥然一新。”説起這事,小區居民紛紛為他點讚。
柯春鴻還積極推動大數據智能化手段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訴求。
去年夏天,柯春鴻接到璧玉雅苑小區居民反映,附近下水道井蓋有污水溢出、臭氣熏天,出行只得捏着鼻子躲避,嚴重影響了大家出行和日常生活。柯春鴻前往現場查看後,立即通過“一體化治理智治&&”上報現場照片與事項説明。當天,這一事項就被轉辦至街道城市管理部門,通過現場勘察找原因、協調專業清掏團隊清理疏通管道,3天就將這一事項辦結。截至去年底,華龍社區依託“一體化治理智治&&”,收集、處理、辦結居民各類訴求1900余件。
在華龍社區,經常能看到柯春鴻穿梭在網格間的忙碌身影。記者了解到,為解決小區“黨建真空”問題,柯春鴻還深入轄區內各個居民小區開展調研,摸排居民小區黨員結構。2020年以來,社區設立了4個功能型特設黨支部,形成“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架構,推動80余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回社區、回小區黨支部“雙報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劉翰書)